【理查‧佛萊契】
如果孩子可以在求職網站上登廣告,徵求完美父親的話,他們可能希望找到慈愛、可靠、善良,給禮物又大方的人。但這些都還不夠:他們應該也希望父親是個心情開朗,玩遊戲時總是非常投入又公平,而且常常笑的人。
不是只有父親有這些「愛玩」的特質,但父子連結的特定方式,更加突顯爸爸輕鬆而快樂的形象。以前,遊戲一直被視為嚴肅親子教育環節中的休息時間,所以,爸爸跟孩子玩遊戲,遠不如他幫他們換衣服,或接送他們到托兒所來的重要。對孩子而言,「玩」是為了休息,而不是學習。但我們現在知道,這兩個想法都是錯的。
跟爸爸玩遊戲,孩子頭好壯壯
爸爸跟孩子玩遊戲「就是」對他們的教養──
這是父子建立緊密連結非常重要的一環,對孩子的發展也很重要。對孩子而言,我們現在知道,遊戲跟學習無法完全區分開來──遊戲是他們熟悉人生當中許多重要課題的關鍵方式,例如,理解別人的想法、和別人好好相處。父子間的遊戲,不只鞏固彼此的關係,也能增強孩子在思考、情緒管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抱大腿」「飛撲」,孩子熱切想跟爸爸遊戲
一個有活動能力的學步娃娃,完全可以表達她想和父親互動的渴望。有兩歲孩子的爸爸,通常對回家時孩子「抱大腿」的歡迎儀式非常熟悉。這樣的歡迎儀式,通常會在一打開家門時就發生,爸爸們根本來不及放下剛買的東西、把手機放進口袋裡,或真的踏入門內。
而躺在地毯或低矮沙發上的父親,更是有無法抵抗的魅力,會吸引孩子飛撲到他身上,完全沒有考量到,自己的手肘會不會撞到他的眼睛,或膝蓋會不會踢到他的鼠蹊部。如果這些孩子熱切、魯莽的舉動,讓你想到小狗們衝撞彼此的畫面,那表示你聯想的方向是正確的。
科學家們很晚才開始了解「遊戲」,但這些發現讓我們重新思考,孩子的發展、以及父親跟他們玩遊戲的方式,對孩子的學習、社交能力和腦部發展,有多麼關鍵的影響。
創意「打鬧遊戲」,既享受也是成長所需
大部分爸爸都會參與所謂的「打鬧遊戲」,這種遊戲像摔角,但更有創意,也更好玩。孩子幾乎在可以跑跳之後,就馬上玩起這類遊戲,好像他們體內有設定好的程式一樣。孩子一頭栽進這個遊戲,不是因為他們在電視上看過,而是因為他們非常享受玩耍的過程。
實驗顯示,年紀輕的實驗室動物,會為了與其他小動物打鬧而願意工作(跑滾輪)。打鬧遊戲不只帶來享受,也是成長必須的刺激。孩子對這類遊戲的興趣在九到十歲間達到巔峰,並隨孩子變成青少年而逐漸降低。一個家族裡,打鬧遊戲的主要對象通常是父親(當然兄弟姊妹的數量也是考量的重點),這意味著,爸爸只要陪孩子玩遊戲,就可以幫助孩子成長。
打鬧遊戲能增強體能,但這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玩一場非常耗體力的紙牌遊戲,但那不是打鬧遊戲──它必須包括肢體的接觸,而且一定要很享受。大家都看過小貓衝撞彼此、互咬、追逐,並且撂倒對方。我們都知道牠們在「攻擊」,但牠們是那麼地樂在其中。
打鬧遊戲通常沒什麼規則,所以跟運動不一樣,沒有大家一定要遵守的硬性規定(即便仍然有些事情需要決定)。雖然打鬧遊戲通常很隨性、有創意,參與其中的人還是得合作,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上面」。
如果其中有一個人比較強壯、高大,他就得讓自己慢下來、或處於劣勢,讓比較瘦弱的人也有贏的機會。孩子間的打架與打鬧遊戲是不同的,打架的主要情緒是氣憤,而打鬧遊戲最主要的情緒是享受,是促進友誼的方法之一。
● 從科學實驗看教養
老鼠&猴子實驗證實:打鬧遊戲也能培養社交能力
和有氧運動一樣,打鬧遊戲需要心臟和肺部不斷提供飽含氧氣的血液到肌肉組織,對健康很有幫助。事實上,因為其中包括跑、推、扭、抱這些動作,打鬧遊戲也能建立起柔軟度和肌力。但這類遊戲最大的益處其實在社交層面。
在老鼠的實驗當中(其大腦系統與人類相似),被禁止和其他老鼠玩打鬧遊戲的幼鼠長大後,在社會互動方面會出現問題。老鼠通常是群聚的動物,一窩裡面會有一隻主導一切的鼠王,而幼年公鼠得學會避免鼠王的攻擊,並融入整個群體。
那些被禁止跟其他老鼠玩打鬧遊戲的公鼠,長大後就無法學會躲避攻擊。相較之下,玩過打鬧遊戲的老鼠很快就能學會,只要靜止不動,就不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而錯過打鬧遊戲的公鼠則會不斷移動,因而引起鼠王的攻擊。
在一項實驗室的測試中,研究員設計了一個平台,讓老鼠可以避開危險。玩過打鬧遊戲的公鼠,可以馬上找到這個平台;不曾玩遊戲的公鼠,卻不知如何躲到這個平台。研究人員在猴子群裡也做了類似的實驗—─不曾玩打鬧遊戲的猴子,無法解讀其他猴子所傳遞的社交訊息,所以常涉入打架糾紛而受傷。
打鬧著玩,學習解決問題,加強思考能力
如果打鬧遊戲只與打架有關,在教養方面就不會如此重要。我們從幼鼠實驗中發現,如果剝奪幼鼠跟別人「打成一片」的機會,將影響牠們的思考能力。為了確認只有一個重要變因,某些幼鼠被湊成對,中間隔著篩網飼養,所以牠們會看到、聞到彼此,並面對面學習,但就是不能玩在一起。
這些幼鼠成年後,思考速度和其他打鬧在一起的老鼠相較之下較為緩慢(無論是走迷宮或找食物)。當研究員把幼鼠與成鼠關在一起飼養時,也發現了相同的現象──因為成鼠雖然提供了肢體接觸的機會,卻不會和幼鼠打鬧著玩。而每天只要讓幼鼠們一起玩一小時,牠們的思考能力就會有所進步。
人類的孩子們得有理解社交訊息的能力—─不只是避免肢體衝突,也包括與其他孩子和大人好好相處。證據顯示,孩子參與角力或打鬧遊戲,能讓他們學習如何避免和別人打架,也有助他們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員計算低年級男孩下課時與同學玩打鬧遊戲的次數,接著,他們讓這些男孩看兩張圖,第一張是一個孩子試著從另一個孩子手中拿玩具;第二張是一個孩子試著逃避被媽媽痛罵的命運。研究員接著進行問卷調查,而想到最多解決方式的,是那些最常玩打鬧遊戲的孩子。
陪孩子打打鬧鬧,增進社交技巧
孩子要成功,在各個方面都需要社交技巧,社交技巧不好的代價非常大。任何爸爸只要聽過孩子的傷心故事,知道孩子如何被其他孩子討厭、甚至是被排擠,就知道這樣的事多麼地令人心痛。如果父親的遊戲時間可以增進孩子的社交技巧,幫助他們融入團體,那將是非常值得的投資。
曾有一項探索型的研究,試著去了解學校裡受歡迎的男孩女孩,他們的父親在家中是如何陪他們玩遊戲的?結果發現,透過打鬧遊戲,他們學習到三種特殊技巧。
學習控制興奮情緒
第一項技巧是控制自己的興奮情緒,這對小小孩來說是很困難的──管理強烈的情緒(即使是「開心」)對小小孩而言,是很費力的事情。許多爸爸與小孩的遊戲是一連串的活動,混雜著一絲絲害怕和擔憂。孩子不知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即使他「幾乎」可以確定,一切都會很好。這類害怕是促成許多遊戲中興奮、極度開心的重要元素,與驚恐不同。
讓我們回溯一下「躲貓貓遊戲」:寶寶喜歡這個遊戲,她看著爸爸把臉藏在書後,她也知道爸爸何時會露出臉,並發出震耳欲聾但又振奮人心的「噗!」並對著他笑。而突然加快的心跳和上升的血壓、急促的呼吸,以及可能上升的腎上腺素,都是他正在學習掌控的生理狀態──躲貓貓遊戲可以讓她在安全的環境中,練習控制生理反應。
解讀他人情緒&傳遞情緒
另外兩個很重要的社交技巧是解讀別人的情緒及傳遞情緒。嬰兒可藉由和父母互動及觀察,來學習這些能力。等進入學步期,他們就會將自己從父母身上學得的技巧運用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就是有可能成為玩伴或朋友的人──而玩伴在成長階段,將左右孩子開心與否與有沒有自信心。
對學步期的孩子而言,要發展出偵查別人情緒的能力,靠的不只是觀察,還有「從做中學」。在打鬧遊戲中,他們可以學習面部表情的意義,以及自己該如何用表情表達內心;而緊繃的身體或其他各種姿勢又各蘊含了什麽意思?
這些學習是對外,也是對內的:除了體察別人的情緒之外,孩子也開始體驗自己所經歷的各種情緒。打鬧遊戲的好處在於,這樣的學習,可以透過有趣的遊戲,發生在任何一個時刻。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613038&page=4
- Feb 12 Wed 2014 21:25
能跟孩子玩的爸爸很重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