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列文章指出一些荒謬之處  雖說的確有些人不喜歡工作 但在資本主義帶動的氣氛下 每人相信白手起家的美國夢    而事實上卻只造成百分之九十九的財富在百分之一人的手裡 那就有問題

有人相信美國民主是成熟的 不管何人當選  政策都不會大轉彎 但 他們沒了解的是 近代民主背後都是一堆利益糾葛    當然哪個人當選都沒差 因為背後都有看不見得多之手

羅姆尼和白手起家富豪的神話

我們可稱其為「羅姆尼失憶症」(Romnesia):超級富豪遺忘了他們致富背景的能力,遺忘了他們的教育、繼承、家庭網絡、接觸和引介,遺忘了為付出勞力而讓他們致富的工人,遺忘了政府提供的基礎設施和安全、受教育的勞力、合約、補貼和紓困。

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指出,每個政治體系需要一個正當性的神話。蘇聯時代有史達漢諾夫(Alexey Stakhanov),這名礦工因為在6小時內挖出1百噸煤而聲名大噪,美國則有杭特(Richard Hunter),是小說家艾爾傑(Horatio Alger)筆下一個白手起家、由窮致富的英雄。

 

兩則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實。史塔漢諾夫為了他信仰的目標而努力,但他驚人的產量可能是杜撰的。當艾爾傑寫小說之際,有些美國窮人確實變成有錢人。但一個體系若越偏離它的理想(如蘇聯強調的是生產力,美國強調的是機會),就更狂熱地宣揚正當性神話。

當已開發國家陷入極端的不平等和社會不流動,白手起家的神話變得更有說服力,被用來合理化其對立面:一個不受攻擊的尋租階級(rent-seeking class),正動用他們繼承的錢,提供資金來協助奪取他人的財富。

「羅姆尼失憶症」最粗魯的代表就是澳洲礦業大亨瑞尼哈特(Gina Rinehart),她說:「成為百萬富豪並沒有壟斷權,若你忌妒有錢人,不要只坐著抱怨,做點事情好讓自己更有錢,少花時間喝酒或抽菸,多與人交際和工作,記得自己的根,創造自己的成功。」

瑞尼哈特並未記住自己的根,她忘記說:若你想變成百萬富豪,從父親那裡繼承一個鐵礦坑和財富,並趁著商品價格暴漲,就能夢想成真。即便瑞尼哈特一輩子躺在床上,朝牆壁射飛鏢,她依舊是有錢得要死。

富豪排行榜充斥著不是繼承遺產、就是透過尋租活動而致富的人,而非透過創新和生產性的努力。這份名冊是由一群投機客、地產巨擘、君主、資訊科技壟斷者、放高利貸者、銀行主管、產油國酋長、礦業大亨、寡頭壟斷企業、執行長所組成。簡而言之,就是劫掠者。有錢的礦業大亨是政府賤價出售天然資源給他們而產生的。俄羅斯、墨西哥和英國的寡頭壟斷企業,透過政府的民營化,取得壓低價格後的公共資產,如今開始大搞收費站經濟(toll-booth economy)。銀行家用難懂的工具欺騙客戶和納稅人。但當這些靠租金生活的人俘虜了經濟,我們有須要了解相反的故事。

共和黨人的演說常常重複杭特這個故事,幾乎所有的由窮致富故事最後都變成廢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聲稱:「我和安(羅姆尼妻子)所擁有的一切,適用傳統的方式賺來的。」也許像「黑鬍子」(譯按:Blackbeard,英國17世紀著名的海盜,本名叫Edward Teach)那樣傳統。

滾石雜誌發表的兩篇尖銳文章,透露了羅姆尼的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如何透過槓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譯按:指公司或個體利用自己的資產作為債務抵押,收購另一家公司的策略,交易過程中,收購方的現金支出降低到最小程度),摧毀了可存活公司、價值和工作機會,並濫用聯邦政府紓困的過程。

羅姆尼將經濟寄生(economic parasitism)擬人化。金融部門已變成摧毀工作機會、毀滅房市、衝擊生活的機器,為了富裕自己而貧窮他人。金融部門伸向政治的黑手抓得越緊,其代表就更就會更加宣揚相反的故事:積極生活的企業家、創新和投資、勇敢的企業家靠膽量和機智賺到財富。

這個故事顯然有另一面。瑞妮哈特說:「任何人都能辦到,我在沒有人幫助下辦到了。」這句話可翻譯為「我拒絕繳稅幫助其他人,因為他們能幫助自己」,無論他們是否從父親那裡繼承到鐵礦坑。瑞妮哈特在一篇文章中呼籲窮人趕上她,也提議最低工資應該降低。若任何人能變成百萬富豪,誰需要公平的薪資呢?

2010年美國最富有的1%取得驚人的93%全國年收入,企業主管所得為一般勞工收入中位數的243倍(1965年兩者差距不到10倍)。在1970和2010年間,美國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吉尼係數,由0.35躍升至驚人的0.44。

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