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次看到台灣或中國的論壇在說france 2的envoye special 有撥出關於中國女性擇偶標準在有錢  好奇下收看  恩 還好 還聽的到被訪問者的中文  所以大致還看得懂  報導是舉 上海和北京為例  三位主人翁  一位已嫁給富豪的女子  一位年輕小姐到處參加擇偶團想嫁給有錢人 另一個更絕    四十歲的中年婦女 恩 身材臉孔還不怎麼好  和貧窮的丈夫離婚努力找富豪

看完感想是有點偏頗  舉上海北京的例子 這兩個地方消費最高 通膨最嚴重  當然年輕一代壓力沉重 另外報導並未說明 中國人有奉養父母的傳統 政府一胎化政策  加上 這兩個城市薪水比不上通貨膨脹  種種因素並未列出或討論    只是加上一個母親為女兒到處找合適的對象  但女兒只想要個性契合的伴侶  做為少少的平衡報導

不過 東北亞是比西方人看重身家財產  要不然怎麼會有月老這種職業呢 但相對之下 在一些條件選擇下   離婚率也比較低 愛情和麵包也許同等重要

這位長期觀察中國的法國記者寫得滿客觀 (from歐洲時報)

“丈量”中國的兩個“點”

《歐洲時報》:您不僅僅是一名記者和作家,還曾經舉辦過“觀足識女人,丈布量中國”的《中國腳》的攝影展,通過女人的腳和鞋解讀近百年來中國女性和社會的變化。如果請您用一件事物來“丈量”中國的城市,您選擇哪一個?

馬文偉:我想提出兩個概念——星巴克咖啡廳和擇偶觀,分別解讀中國城市和中國老百姓十年間的變化。

先說如何“丈量”城市的變化。是否有外國人、五星級酒店、高級餐廳,甚至是否有家樂福超市等等都能體現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但我有個特別的衡量標準,那就是星巴克咖啡廳。

20多年前,我曾經去過第一家在中國開業的麥當勞和肯德基餐廳,這在當時算是奢侈的消費。現在,麥當勞和肯德基已經是便宜的了,它們被10年前左右出現的星巴克代替。這只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對我來說這是衡量一個城市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標準。如果這個城市有星巴克開業,那麼不僅說明這裡有富人,還說明這是個足夠開放的城市。

麥當勞和肯德基在中國隨便一個小縣城都有,但是星巴克不是。星巴克很貴,一杯咖啡售價25元,這不是所有人都消費得起和願意消費的。比如,北京、上海、福州、成都、重慶等城市有星巴克開業,而太原、蘭州等二線城市還沒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長沙、鄭州也已經有了星巴克。我認為這些城市不僅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開放程度也相對較高。

再說如何“丈量”中國人的變化,我關注的是擇偶觀。十年來,中國人擇偶觀有兩個變化令我非常吃驚:首先,父母給女兒的壓力很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年齡,父母認為女孩在25歲後就沒人要了。也就是說,女孩子們在25歲前還沒找到丈夫,之後就困難了。所以父母千方百計的幫女兒找男朋友,他們到公園的徵婚角、上徵婚網報名、或者動員親朋好友甚至鄰居。

第二,女方對男方有三個前提要求:房子、汽車、好工作。第四樣要求是孝順,而“愛情”則排到這些的後面。如果你滿足了這些條件,才能開始交往看合適與否。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麼?獨生子女政策、在經濟方面缺乏安全感、以及老人對自身的擔憂。目前中國的獨生子女已經進入嫁娶年齡,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們的要求比有多個子女的父母要求更高,他們希望自己唯一的女兒婚姻成功幸福,並且有能力贍養自己。此外,中國的孝道要求子女贍養父母,如果男方沒有經濟基礎,那就沒有條件贍養父母。這個傳統不會隨著社會發展而消失,就算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城市也不可能,因為這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傳統觀念。

中國男女婚戀觀在十年來有了不小的變化。十年前,錢並不是最重要的擇偶條件,我雖然不知道愛情是否是最重要的,但當時人們沒有現在這麼緊張、焦慮和現實。就業和購房更加困難是導致人們擇偶條件變化的重要原因。比如十年前學成回國的留學生在就業市場上還是比較有優勢的,而現在並非如此,因為他們已經不是少數了;再說房地產市場,現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簡直難以想像。普通人工作一輩子恐怕也買不起一套簡單的公寓房。十年來,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更多,所承受的壓力也更大。所有人都說生活越來越貴,食用油和肉類價格不斷上漲,儘管工資也在增加,但還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這些點點滴滴都導致了普通家庭擇偶觀趨向經濟化。

未能出台長遠政策

《歐洲時報》:作為長期關注中國的記者,您對中共十八大後的中國道路有何看法?您認為中國哪些地方將與西方重合或漸行漸遠?

馬文偉: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是全世界所有國家中執政難度最大的國家。中國社會處於目前這種狀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的複雜性太大了。

我覺得也許中國保持目前的政治體制是更好的選擇,以便讓這個國家繼續發展。我們不能硬把中國改變成像西方國家那樣的民主體制,那樣太粗暴,將會導致混亂情況。

我認為胡溫執政期間非常謹慎,並未在任內提出能夠長遠影響中國的政策。最根本的長遠政策是對中國私有財產的改革,但這項改革並未真正出現。因為如果這項改革能夠成功,政府將失去很多權力。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產權只有70年,那麼70年後呢?屬於政府。土地也一樣。但是父母那一代總是會考慮50年後發生的事情,那麼這就涉及中國私有財產改革。

導致胡溫任內政策謹慎是有原因的。他們任內所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非典、群體性事件、示威遊行等等。問題是,這些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因此即將上任的下一屆領導將面對的問題真的不小:社會不平衡、群眾質疑、網絡(微博)等等。中國有5億網民,這是股很大的力量。比如最近網上爆發的“領導戴奢侈手錶”事件就讓人啼笑皆非。這體現出中國的民眾是不高興的,他們對領導是不信任的。

因此,中國政府應該有效回應民眾,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增加透明度,讓人們感覺到自己更受重視。當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目前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法國從未遇到過的。而且中國面積是法國的20倍,一個對法國來說的小問題,到了中國乘以20後就變成了大問題。對中國來說情況復雜,原因是中國共產黨內部不希望出現混亂,他們要保住已經成功得到的東西,而並不願意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貢獻給比如說“民主”或改革。但是,他們還是願意在沒有自身損失的前提下,做出部分改革,使整個局勢向前發展。

我對中國的未來前途相對更加樂觀。首先在未來三年內,政府將繼續執行兩年前決定的十二五計劃,這三年應該是穩​​定的。而隨後,我對中國政府的信心來源於國庫中儲備充足的資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by 的頭像
    ruby

    ruby的法國心情寫真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