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266544_6eea29878b89e2d2046e5c8d8c991ffd_big  

看了這一篇文章才知道 http://sobakome.pixnet.net/blog/post/38096669

原來這本書所寫的和所謂的百歲醫生 丹瑪醫生真正的書  是有差 只是一位用二手經驗來寫的書

為什麼很多台灣人很推崇這本書 好奇怪  為什麼不出版原作  而出版個二手經驗的書

前面還有免責聲明  出問題了不干他的事  乖乖

一般醫學而言 沒有所謂的一定要怎麼做 推論之間一定會保留空間  因為醫學不是百分之百 醫學是在嘗試許多錯誤累積的經驗而已

所以兒醫以前認為趴睡好 現在又說趴睡不好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一個二十世紀的觀念還未經過證實的 拿來用 風險不也太大了

很多人說我依這本書訓練孩子規律有用  那麼  要想一下 小孩本身建立規律的作息本身就是好  但最好是依照小孩本身的生理時鐘來建立 小孩本身一歲之內的生理時鐘也是隨時在變  越長大越好  而不是為了大人方便或按表超練下去訓練

所以  有的孩子本身就易於訓練 或者 正好時間到了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規律  所以能像書所寫的  有的孩子是不行的 

另外 我最最反感是讓孩子哭到沒力 不去抱 訓練獨立    但他有沒有標出哪段時間呢 

剛出生到一歲內我是認為可以勤抱   而且 母親也要判斷孩子是撒嬌 是生理需求  還是真的用哭聲來控制你 

我看了一所美國大學的網路通識課    兒童發展心理學  他們指出很重要的母親或照顧者與寶寶的依附關係  如果建立不好的依附關係 就是沒有掌握或關心孩子的需求 而他們的需求不被或錯誤滿足

例如  放任哭不去抱 可能會讓小孩感受到嘗試無力  而不在嘗試  可能母親還自以為變乖或者書中方法有效  或者 只要一哭就塞奶

小孩必須要感到自己有控制環境的能力  母親需主動滿足他正確的需要   這個是控制權給寶寶讓他感到安全  而非控制權在母親或大人 

依附關係跟之後成長的安全感來源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建立不良  之後要花很大的功夫彌補 

在課堂 教授也提出 在馬雅時代 小孩和大人睡在一起  能讓孩子更習於集體生活 而目前西方的方式讓孩子感到孤單   太個人主義 畢竟整個社會還是集體生活

雖說 有些傳統不適用於現今商業化社會 但 身為一個母親 我是不會完全否認傳統方法

不過    我覺得我要多關心老二的需要 我發現有很多時候我真的做的不是很好 

 

節錄部分文章內容如下(建立寶寶健康的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對寶寶日後的影響

一個穩定、能「適時」和「正確」回應寶寶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依附關係」,將會培養 寶寶的安全感、信任感,影響寶寶日後成人時期擁有健全的自我形象、  美好的人際關係,以及能夠妥善管理自我情緒。1978年Ainsworth曾做過一個對寶寶的「陌生情境測試」。該實驗是將一歲大的寶寶和媽咪、陌生人放 在一個空間內,然後過一會兒,媽咪會先出去,不久後再回來。研究發現,寶寶會有以下三種反應:

a.安全依附型寶寶──媽咪在時,寶寶敢於稍微離開媽咪身旁,自由去探索周遭事物;當媽咪離開時,寶寶會稍微緊張、不安,但慢慢地自己會安穩下來;當媽咪回來時,寶寶會表現得開心、愉悅,很高興看到媽咪。

b.抗拒型寶寶──媽咪離開之後,寶寶的反應會很焦慮、哭鬧不安;但是當媽咪回來時,寶寶的表現卻很衝突,想接近媽媽,卻又對媽媽拳打腳踢,似乎在怪罪媽咪把他丟下獨自一人。

c.逃避型寶寶──當媽咪離開時,寶寶的反應平淡少哭;媽咪回來後,他也不會表現得很高興,就是淡淡的,用「有距離」的方式來面對周遭事物的變化。

當然,以上三種不同反應,都與平日媽咪與寶寶之間的互動有關。越是安全依附的孩 子,所表現的分離焦慮越少,可能是因為他們相信父母仍然會返回的緣  故。有些媽咪會擔心若是寶寶一哭就抱,會太寵寶寶,讓寶寶太難帶;但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盧明教授表示,其實主要照顧者若能在平日用心觀察寶寶  的一舉一動,對寶寶的反應敏銳,自然慢慢就能判斷寶寶此時哭鬧的原因為何,並給予及時、正確的反應,來滿足寶寶的需要;例如,若是知道寶寶喝奶的規律,就 較能判斷寶寶此時哭鬧是因為肚子餓了,還是其他原因。

倘若寶寶哭了,照顧者卻不予以理會,漸漸地寶寶會覺得自己好像不被關愛,可能會轉 為用更激烈或是消極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要,當然這也會影響到寶寶  長大後與其他人的互動模式。例如,有研究顯示,孤兒院的孩子因為情感或生理需求較不能得著滿足(因為孤兒院時常是一個保姆需要同時照顧好多孩子),長大後 容易形成孤獨、冷漠的個性。

此外,若是寶寶哭時,照顧者的反應時常不一致(例如:有時很溫柔地安撫,有時卻很 煩躁地罵寶寶),寶寶可能也會感到「無所適從」,或感覺很沒安全  感。因此,曹淑華心理師建議主要照顧者對寶寶的回應應該盡量一致,避免情緒化;當然人難免有情緒,且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不同,有些媽咪也會被寶寶搞到沒有 耐性的時候,因此建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平日也要建立抒發壓力的管道(照顧寶寶格外需要耐性!),才能避免用情緒化的方式對待孩子喔!

 

====

 

有些媽咪擔心,餵寶寶母奶會讓寶寶太黏,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Harlow  及Zimmerman在1959年時曾做過一個實驗,將出生6∼12小時內的小猴子和兩隻假的大猴子玩偶關在一起;其中一隻假猴子的身上纏著鐵絲,但裝有  奶瓶。實驗發現,當小猴子肚子餓時,牠們會去找身上纏有鐵絲的猴子玩偶喝奶;但當牠們心情不好、想得到安慰時,卻會跑去找另一隻沒有纏鐵絲的猴子玩偶。由 此可見,小猴子會將「生理」和「心理」面的需要分開,並不是「有奶才是娘」喔!

當媽咪親餵寶寶母奶時,寶寶獲得的,其實不只是生理面的滿足(吃飽),還有情感面 的安慰,因為可以感受到媽咪的體溫和擁抱在懷裡的感覺。也因此會讓  人有錯覺,以為親餵母奶會讓寶寶較黏媽咪;其實就算不餵母奶,「主要照顧者」若是時常給予寶寶擁抱、撫觸等情感上的回應,寶寶也會和其產生親密感喔!

 

======

附帶一提:

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小孩的母親特性為:照顧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不一致的行為。

 

逃避型(Anxious-avoidant)小孩的母親:通常是沒耐心、對嬰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逃避依附的嬰兒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不易交朋友。

 

遊走在焦慮型跟逃避型的中間稱紊亂型(Disorgan

ized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小孩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抵抗或迴避。小孩經 歷過受驚嚇的照顧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顧者。因為人際互動是不穩定的,所以導致孩子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面對照顧者,一般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我,如 同一面完整的鏡子,而混亂型依附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己,如同從一面破碎的鏡子。

 

===

延伸...

 

若沒有正當的照顧或呼應則會產生逃避型或紊亂型。

 

逃避型最容易出現在照顧不優良的保母身上,由於離開父母時已受到焦慮矛盾的刺激(即不相信自我),再加上保母照顧不當(如:動不動就鞭打小孩,恐嚇小孩等等),如此孩童就會受到刺激轉而逃避型,封閉所有人與自我。

 

從小曾受過「刺激」(如:父母打架、受虐)較易出現紊亂型,而紊亂型的人,容易因談到過去之「刺激」而發怒。




===


節錄下來一起​看(變質的親密關係 -青少年約會暴力的認知與探討)

 

依附風格是由英國的精神科醫生Bowlby於1969年所提出,​經由觀察嬰兒對照顧者離開後產生的行為反應,他認為這些反應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照顧者的注意,並且希望得到他的回應與接觸。

 

根據依附理論,如果主要照顧者對於孩子的需求能適時給予回應,則​孩子就會逐漸形成信任感與安全感,而以照顧者做為安全的堡壘,逐​漸向外探索;進而經由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中,發展出對自我、​重要他人、甚至世界整體觀點的內在運作模式。

 

這種內在運作模式具有穩定性與在潛意識運轉的特性,並且統整於人​格架構中,而成為個人對新環境的認知、期望與適應的依據。換言之​,它會幫助兒童去適應新的環境,進而發展情緒與自主控制能力,它​也會隨著個人的成長,逐漸趨於穩定,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也將影響​個體在人際關係中的行為反應(Bowlby, 1973)。

 

Bowlby指出,如果早期曾有被剝奪的經驗,會造成兒童產生憤​怒、攻擊、焦慮與緊張的情緒,並且將會阻礙與他人建立的信任關係​。因此當兒童長期處在依附需求未被滿足的情境下,則會採用生氣的​情緒反應,以尋求主要照顧者的親近,久而久之,在早年形成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個體源自內在運作模式的反應,就可能會引發生氣、憤​怒,進而轉化為暴力情境。

-

「依附關係」具有持續性、發展性、組織性的特質,雖然其關係主要​建立在人生早期(嬰幼兒期),但依附關係的建立卻不是靜止的,而​是一種動態的過程,並且長達人生的全部歷程(Bowlby, 1973)。

 

因此當照顧者與子女有良好的依附關係,則對自我與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是正向的,有助於人際適應與親密關係的發展,而個體在嬰幼兒​期的依附對象是父母等其他照顧者,到青少年階段可能會拓展到同儕​、伴侶身上,由此可知,依附關係對個體是非常重要的,是人生全程​發展的重要課題。

 

 

 另外 百歲派的做法到底有沒有考慮到兒童心理發展這個部份呢   看了一些相關資料 似乎心理學也不贊成這類做法  

除了一些真的很好帶誤打誤中之外  撇掉一些不正常的因素   我想很多真正關心孩子的母親大概都無法強硬完全按照書籍照表操練吧

下面有個ptt的文章 我覺得寫得非常適合  http://www.ptt.cc/man/BabyMother/D8CD/DC5A/M.1325841509.A.965.html

標題寫得很清楚 我是不認同百歲的訓練法的

對於百歲所訴求的成效 我懷孕時也曾經相當心動過 看過好幾本相關的書

但是當我看了眾多心理學和育兒方面的書籍後 卻改變了

因為幾乎所有教育學者的觀點都與百歲的教育法背道而馳


以下是我對百歲的想法:


1.新生兒的胃很小 能夠撐4個小時是極限了 尤其是母乳 消化更快

  要撐過夜不挨餓根本是不可能的

  醫生也說大部分嬰兒至少要5個月後 胃才有可能可以撐過8個小時 換句話說

  在五個月前大部分的嬰兒如果實施百歲法 很可能是在"挨餓"的狀況

  說到這裡 一定會有人反對 說"XX的寶寶一個月就睡過夜了"

  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 有些人中午要吃一個雞腿便當才飽 有些人卻吃熱狗就會飽了

  寶寶也是一樣 每個人的成長發育不同 如果說一律用"訓練"的方法睡過夜

  對寶寶是非常不公平的

  而且也不是喝足夠的奶水 半夜就可以不用喝奶


  哭泣是寶寶唯一的語言 他會哭就是有需求 可能是餓 或害怕 想玩或需要安撫

  當寶寶半夜餓了 醒來卻不給奶喝 放任寶寶哭泣到睡著

  大人餓了可以起床找東西吃 但是小寶寶不會  他們既無辜又無助

  他們才剛來到這個世界 卻感受到挨餓但是沒東西吃 當害怕了卻沒人可以找

  長時間的哭泣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


  這樣對寶寶的傷害難道不大嗎?


  2.關於趴睡這個話題已經引起很多討論了 在此不贅述

  3.全黑的房間 黑暗的房間可幫助寶寶睡眠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把寶寶放在黑暗中哭泣是另一回事

    當父母沒有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前 就把寶寶放在全黑的房間是很殘忍的事

    如果還要挨餓那就更殘忍了 這不是哭幾天就習慣那麼簡單的事情

    我們站在寶寶的立場上想 這樣哭著入睡有多痛苦多難受呢?

    連大人都不能忍受飢餓 為什麼要強迫寶寶呢?


  4.很多人說狠下心 堅持下去 就成功了

    對!寶寶不哭了 但不代表寶寶半夜已經不會餓了


    是因為寶寶屈服了 認輸了

    因為再怎麼哭都沒用 他能怎麼辦呢? 所以只好"放棄"了

    在寶寶還沒有完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完成前 就給這樣的訓練

    方便了大人 卻傷害了如此稚嫩 脆弱 無辜的寶寶


   5.根據腦神經專家的研究 新生兒會對於自己哭泣時大人的回應

     自己去做解讀 然後進入潛意識 影響日後的發展

     (我表姊是幼兒心理學的講師 有需要這方面的資料我可以再提供)

     嬰兒的認知比我們所能理解的更為敏感 所以如果需求沒有獲得回應

     寶寶會覺得受到傷害 無助 及害怕 還有憤怒 並且對於世界產生不信任感

     而且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 不被愛的 影響日後的價值觀程度深遠



    6.嬰兒不是沒有記憶 是進入潛意識 陳安儀曾經舉過一個例子

      他哥哥小時候後被雞啄過嚇得要死 長大後雖然對此完全沒記憶了

      但是莫名的就是害怕嘴尖的動物  證明雖然大腦記不住 但是潛意識都知道

    7 百歲法不會比較輕鬆

      親密育兒法主張傾聽嬰兒的需求並給予即時的滿足 剛開始很累

      但是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嬰兒的安全感信任感 也加強父母帶小孩的直覺和敏銳度

      當你聽得懂BABY的意思 寶寶就不會愛哭

      就不用一直忍受寶寶的哭鬧 會越來越輕鬆

      但是百歲法 跟小孩的哭泣對抗

      其實對抗小孩的哭泣是很累的 父母也因為要遵守原則所以沒有辦法去仔細傾聽

      BABY的需求 選擇默視BABY的啼哭 等到幾個月後寶寶哭鬧反而無法解讀為什麼哭


      其實沒有比較輕鬆


     8.不要讓寶寶哭 寶寶才會快樂又健康

       許多醫學證明全心的呵護對於寶寶的成長和健康非常有助益  抵抗力也比較好

       因為心理也會影響生理


     9.寶寶晚一點才能睡過夜 不代表就是比較"遜"的父母

       我覺得用百歲法讓寶寶"放棄"半夜喝奶而成功睡過夜 一點也不值得驕傲

       順應小孩子的需求 讓寶寶自然而然的睡過夜才是值得稱讚的事

     10.寶寶不是機器人 喝奶量不能用公式算

        當半夜餓壞了 白天當然會珍惜可以喝奶的時間乖乖喝 但是這樣違反自然的方法

        對寶寶的腸胃真的好嗎?而且對寶寶心理的傷害實在太大了


     寫了很多 我真的不想引戰 只是想說說自己的想法

     老實說 我覺得百歲的確讓人心動 因為帶寶寶真的很累 半夜無法好好睡覺很崩潰

     但是這些日子不會很長 幾個月一下子就過去了 大人一定熬的過去


     對我們來說 幾個月是多麼微不足道的日子 但是對寶寶來說

     卻是剛來到這個世界冒險最初的日子 如果我們這時候不給他們全然的呵護和愛

     那要甚麼時候才給?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心肝寶貝  短時間的犧牲又算的了甚麼呢?

     我的寶寶四個月 自己是一個人24H帶小孩 沒人接手 (頂多給家人抱一兩個小時)

     剛開始真的累到快發瘋 每天都是用撐的

     但是才差不多快一個月 就培養出和寶寶的默契


     現在覺得帶小孩真的很輕鬆 因為她懂得用阿阿呀呀外星話來告訴我她的需求

     真的很可愛 也已經睡過夜了

     她很健康也很有安全感 每天笑咪咪的 我有事情時 她也不會吵鬧

     會一個人乖乖的看著我 或玩玩具 如果等太久再啊阿叫我過去


     剛開始累一點 但是現在每天一個人帶24H也不會累 只因我學會解讀寶寶的語言

     我覺得這樣的"投資"真的很值得 而且我盡力了 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寶寶才剛來這個世界 我不贊成用百歲的方法 讓寶寶符合大人的需求

     應該要由大人去順從寶寶的需求 這樣並不會寵壞孩子

     而是讓寶寶能夠感到很安全舒服 絕對不要讓寶寶害怕 憤怒 和痛苦

     這是我始終堅持的信念



     如果每個人都站在寶寶的立場上想想

     若我們不能說話 甚至連翻身也不會 只能用哭哭和肢體表達

     半夜醒來肚子餓卻被放在一個全黑的房間裡

     哭了卻沒有人來回應我們的哭泣 只能哭著睡著 等天亮才終於能進食

     最後被迫接受而屈服 這樣是怎樣的感受?


     哭泣是寶寶唯一的語言 她哭就是因為有需求需要幫助 不是"愛鬧" 也不是"難搞"

     她/他當小寶寶的時間那麼短 看那稚嫩的臉頰胖嘟嘟的 如此無暇又脆弱

     全然的依賴大人的照顧和保護

     我們為什麼不能多給寶寶們一點寬容和耐心呢?

     我真的捨不得 讓寶寶哭到睡著...


     因為當她哭泣了 我覺得就是我該付出和給予的時候


 

另外 還有一個留言 這跟我想的不謀而合  美國其實有很嚴重青少年問題 這些也許跟之前美國流行行為主義的育兒方式    就是目前百歲派的根基

http://www.breastfeeding.org.tw/forum/Discuz/archiver/?tid-61395.html

 

百歲醫師的方法不適用於所有的小孩,
不是完全不可取,但要「謹慎使用」,
可以參考裡面一部分的做法,但不要認為小孩要百分之百完全套用,那可能會害慘媽媽跟小孩。

我之前幫女兒找保母時,看到那位保母幫1歲4個月的小孩溫副食品,結果是「食物泥」,我很傻眼,
1.歲.4.個.月.耶~~~~~!!
保母說,這小孩的媽媽堅持要自己做副食品,而且要孩子吃副食品到滿2歲。

因為我也有看百歲醫師,我女兒有參考照裡面的方法調作息,但我也只有用裡面的某部分做法而已,有很多做法我難以接受。
我馬上就問保母「那小孩的媽媽,是不是看百歲醫師的?」
保母說「對!」
她當時也覺得該母親的做法很怪,跟對方做了溝通,還互相交換彼此看的育兒書,這位保母是從這件事第一次看到百歲醫師這本書。

我們知道小孩若太晚吃固體食物,會對咀嚼失去興趣,長大後就會不愛咬食物而消化不良…但百歲裡就是要孩子早早斷奶,吃很久的食物泥…!

若說參考書,找適合自己小孩的方法,而且不要太違背醫學的觀點,如一出生就訓練睡過夜,這違反了小兒科醫師的觀點,現在醫學上認為孩子初生時,短時間就要喝奶是一種保護,以免孩子在睡夢中猝死,但百歲醫師卻認為一出生就要訓練睡過夜…。另外食物泥的爭議在前面我就說過了。

我朋友的先生是美國人,我朋友大部分的親戚都已移民到美國多年,她告訴我,「百歲醫師」是美國已經淘汰的做法,她先生的親戚知道台灣這幾年在流行百歲醫師的做法還大表驚訝!
美國現在的主流是親密育兒的方法,因為在前一代堅用百歲醫師育兒的苦果,他們現在正在嚐,那一代的孩子現在大約是20~30歲上下,而百歲醫師放任孩子哭產生的心理傷害,會令初生,對世界還有著極大不安全感的孩子產生被棄絕感,這些後果是要長大才看得到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