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瑞士求學 其實滿喜歡瑞士的 可能以觀光及讀書的心情 並未真正深入了解其國家吧
不過 當初一直覺得奇怪的是 認識的瑞士人 感覺似乎從同一個工廠製造出來一樣 我強烈感到從外貌到性情 幾乎只有細微的差異 看最著名的網球好手費德勒Roger Federer 從他的衣著樣式質感整潔度 幾乎整場很少滿頭大汗 及 打球精準度 多多少少都展現瑞士人嚴謹的一面 老實說 認識了一些瑞士男人 讓我汗毛豎立 雖說外貌整潔好看
“瑞士透視”之一:直接民主樂與憂
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公民,對國家出台的一項新法令頗有微辭,你能做些什麽?在中國,私下裡罵罵娘、在微博里發幾句牢騷,抑或在網絡公眾平臺上匿名跟帖說幾句狠話,這就差不多了。而在瑞士,你則可以有另外一種玩法:先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一份提案,在100天內找到5萬個擁躉在你的提案上簽名,然後提交給相關部門備案,成為每個季度都會舉行的全民投票的議案之一,如果你的主張獲得參加投票的過半選民的支持,那麽你贏了,你痛恨的那項法令將會被宣佈廢除。這種選民可以通過手中選票直接對國家事務行使權力的行為,叫做直接民主。這一制度在瑞士已存在了160多年,被稱為瑞士政治文化的一座紀念碑。
1848年,瑞士成為聯邦制的現代化國家。與其他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一樣,瑞士也實行代議民主制,通過大選選出議員,組成議會上下兩院來選舉國家最高領導層,制訂法律。然而,瑞士又有其獨特的國情。800年前,阿爾卑斯山腹地的三個州結成同盟,形成瑞士的雛型。此後,瑞士是周邊地區不斷加入同盟逐漸擴大的,名為一個國家,實為鬆散的邦聯。而且,這些加入到瑞士大家庭的各個州差異甚大,分屬不同的歐洲古老民族,宗教信仰也不同,目前瑞士同時使用四種官方語言——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拉丁羅曼語,就是民族多樣性的產物。而“廣場議政、舉手錶決”這種古老的民主方式在傳承數百年後一直得以保留,以直接民主的方式存在著。
初到瑞士,筆者就發現了奇怪的現象。並不是大選時節,但日內瓦教堂廣場、市政廳、湖邊公園等人流密集地區都可見宣傳牌,用漫畫、引人註目的美術字體等來吸引人們的眼球,這些宣傳牌就是為即將舉行的全民投票造勢的。久而久之,我便發現了一些名堂。雖然如前文所說,瑞士任何公民理論上都可以發起舉行全民投票的提議,但真正實施起來是難上加難,基本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很難想象一個人以一己之力可以在三個月內搞到5萬個簽名,而這個指標由一個組織或機構通過其職員或志願者來完成,就要容易得多。實際上,對瑞士的直接民主制度利用最多的,正是那些無法通過選舉進入議會的小政黨,或者是工會、環保組織這樣的組織和機構,客觀上成為代議民主的一個補充。
別小看這些小政黨和組織的能力。根據瑞士的法律,通過它們組織的全民投票甚至可以對國家基本大法憲法進行乾預。如果在一年半的時間里為自己的提案尋求到10萬個簽名,就可以要求進行全民公決。如果全民公決的結果是全國超過一半的選民以及過半的州(瑞士有由26個州組成)都以多數票通過了這項提案,那麽議會就必須按提案要求對憲法相關條款進行修改。
當然,修改憲法的機會不多,全民投票中涉及更多的是與民生相關的話題。有的話題重大而嚴肅,有的小巧清新,而有的只能用“無釐頭”來形容,叫人難以評說。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瑞士全民投票有幾個題目頗為吸引眼球,而投票的結果也很有趣,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瑞士人個性保守以及勤勞、熱愛公益的美德。
3月舉行的第一次全民投票中有一項議案涉及面最廣,那就是由瑞士工會提出的,將目前每年四周的帶薪假期延長到六周,與西歐主要國家趨同。讓外界大跌眼鏡的是,這個看起來是為勞動者爭取福利的議案竟然以三分之二的反對票被否決。世界輿論一片嘩然,同聲贊嘆瑞士人熱愛勞動、不戀享受的美德,那幾個身處危機的西歐國家媒體找到了這個好榜樣,更是有了奚落本國懶惰國民的依據。但瑞士媒體對於這個結果卻出奇地平靜,因為這早在預料之中。保守務實的瑞士人在經濟危機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時,是絕不會讓手中的飯碗有半點閃失的。
這一年,瑞士有兩項議案的內容涉及到房子。與中國買房人被艷羡不同,這兩項有利於置業的議案通通被否決,在瑞士買房子會更加不易。為了幫助年青人早些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一項提案提出一個減稅計劃,如果一對夫婦要攢錢買房,那麽他們可有最多每年2萬瑞郎(約為13萬元人民幣)作為購房儲蓄,這筆錢不計入年底的納稅申報中,得到稅務減免,減免期限最長可為十年。這個聽起來比較溫和的提案並沒有得到支持,超過半數的人反對,大多數反對者認為,有錢買房的人是中產階級,有較強的經濟實力,不應該受到優待。在瑞士,有自主住宅的居民只有40%,看來,占人口大多數的租房一族對這個扶持有錢人的提案用腳投了票。
要評選2012年最受選票歡迎的提案莫過於博彩業資金用於公益事業的倡議了。87%的人同意,今後賭場、彩票等收益都將進入聯邦和各州的財務庫,聯邦和各州將按照明確的比例獲得款項的使用權,其中賭場收益用於傷殘遺屬保險基金,運動彩票收益用於公益事業。
全民投票的大多數提案與民生相關,而有的時候似乎是由於自己的日子過於安逸,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有時間對生命、尊嚴進行更廣泛的思考,於是一些匪夷所思的提案誕生了,更不可思議的是,這樣的提案竟然會得到多數投票者的支持。2008年9月的一項提案可以讓讀者來領略瑞士人的獨有情懷。這項關於動物權利的新法律在瑞士生效。這項條款繁復的新法律的目的只有一個:“保護動物權利,讓它們活得體面,死得有尊嚴”。
這項法律涵蓋的範圍很多,從家養寵物、農場的家畜,甚至用於實驗的動物以及馬戲團里的動物明星,無所不包,對動物們的權利考慮得很周全。“讓動物活得體面”,不僅要求主人給動物提供足夠的物質生活,其精神生活也不能或缺。比如動物園和農場中的鸚鵡、荷蘭豬、氂牛、山羊等動物,據說是喜歡群居,如果形單影只,精神將受折磨。所以新法律要求動物主人考慮到這些動物的特性,給它們找同伴,新法律對動物最少數量的限度也做了具體的規定。比如鸚鵡至少一對,山羊三隻等等。還有,主人不能按自己的意願來裝飾寵物。主人自己穿耳釘,身上打洞以示時尚前衛,這個自便,但如果要把寵物的尾巴剪齊、耳朵打洞做裝飾,或者做個整形外科手術,都是觸犯法律的行為,被嚴格禁止。
“讓動物死得有尊嚴”,也有許多具體的規定。如果主人搬家或者想換換花樣,不想再養家中那一缸金魚了,要處理掉。直接倒入馬桶沖走的方法是絕不允許的,合法的辦法是採用“科學方法”,對金魚實施安樂死後,再倒進馬桶。還有,根據新的法律,以後瑞士的釣魚愛好者不可以像以前那樣,將釣到的魚再重新扔回水塘,也不能再使用活魚做魚餌。對於這些條條框框,有的人則質疑它們是否真的是想動物之所想。打個比方,許多有養豬經驗的人都認為,豬在泥中打滾是其最快樂的事,而新規定要求主人必須讓豬戒了這個習慣,而改在淋浴下沖澡納涼,不知道豬豬們是否會領這個情呢?
三
比起對待動物的這付菩薩心腸,瑞士人對自己同胞的某些急迫訴求卻沒有那麽有人情味。瑞士有兩起著名的公案,扯皮數十年,數次在投票中被否決。記者在日內瓦生活的數年間,對這個只有十幾萬人的小城的堵車難題頗為頭痛。日內瓦依湖而建,老城區在靠近法國一側的坡地上,被稱為左岸,隨著聯合國歐洲總部及十餘個專門機構六十年來陸續落戶,日內瓦新城面積逐步擴大,數以萬計的國際職員每天在新城上班,晚上回到老城的居所。跨湖的巨大車流依靠的只有一條湖濱公路以及一座被稱為勃朗峰大橋的主橋。於是,四十多年前,有人提議在日內湖上再修一座大橋或者是建設湖底隧道,解決湖兩側交通擁堵的問題。然而,這個議案卻一直未被通過。反對的理由多半是環保,或者是破壞日內瓦湖的完整性景觀,但也有人認為,這個結果與此議案受益者多半是來自世界各地在瑞士的外國打工者不無關系。
還有一例。瑞士唯一的意大利語區提契諾州被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與瑞士腹地隔開,唯一的通道就是在山底修建了約100年的鐵路隧道和一條修建了約30年的公路隧道。記得2010年記者驅車前往提契諾州時就遭遇過大堵車,當時正值瑞士的傳統假期前,堵在隧道外的車陣綿延數十公里,等了兩個多小時才進入隧道。這樣的堵車常常上演,對意大利語區的經濟發展的拖累早已顯現,而對於再修建一條公路隧道緩解交通壓力的提案也已被數次否決,理由跟日內瓦湖大橋如出一轍,對此,支持建隧道的政府也無計可施。眼下,讓瑞士政府揪心的還有一個即將到來的全民投票提案的命運。政府去年表示,支持瑞士東部山區的達沃斯聖莫里茨等小城申辦2022年冬奧會,並承諾出資3000萬瑞郎支持申辦活動。瑞士離上次舉辦冬奧會已有60多年了。政府認為冬奧會可以很好提升瑞士的國家形象,但環保組織並不這樣認為。最終,是否申辦還要由3月份的全民投票來決定。
與此同時,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近些年,全民投票的投票率持續走低,大多數不滿50%,參與投票的多半是議案的反對者,這就導致議案屢屢被否決,很難說投票結果是代表了大多數的民意。而且,一些組織和政黨為了確保自己主張得以實現,賄票行為時有發生,成為這一制度的惡疾。
不僅如此,直接民主制度還導致了政府決策的效率低下,一些涉及國計民生的政策無法落實。嚴重時已損害國家的信譽。瑞士法律規定,政府簽署國際協議需經全民投票通過。二十多年前,瑞士人以高票否決了政府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決定,一時間,處在中部歐洲被四面均為歐共體國家包圍的瑞士陷入到孤立之中,國家前途令人擔憂。為瞭解決這一問題,瑞士政府苦心孤詣,通過十多年的談判,與歐盟簽署了二十多個雙邊協議,基本覆蓋與歐盟全部合作領域。對於這種“只同居不結婚”的關系,許多歐盟國家的人表示反感,認為瑞士人只從歐盟獲得好處,而不願承擔責任,是個十足的利己主義者。此外,瑞士近幾年通過幾個“將犯罪的外國人驅逐出境”、“禁止修建帶有伊斯蘭教尖頂風格建築”等議案也引來不少外界的批評,認為其與歐盟法律和國際法相悖,影響惡劣。
作為瑞士特色的直接民主制度已走過了160多年,如何在傳承的同時加以完善,使其適應全球化時代的社會發展,已是擺在瑞士人面前的一道課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