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日 發現了三則對我而言重要的新聞 跟大家分享
首先關於學校教育 對於我們這些在法國生活的父母是有相關 Hollande堅決推動就近入學方案
就近入學”原則之爭
“就近入學”原則是上世紀60年代由教育部長福歇在戴高樂總統支持下制定的,依照按居住地點劃定的“分區就學圖”(la carte scolaire),要求青少年就近上學,所有的公立學校和與政府簽約接受資助的私立學校,一律不允許接受跨地區報名。該政策的本意是協調生員分佈,平衡各地的教育力量。二十年以後,希拉克以教育“須貫徹自由原則,保障高質量”為名,提出對就近入學“有限鬆綁”,調整執行過程中的限制分寸,允許“特殊情況特殊照顧”。閘門一鬆,80年代起尋求“特准”(la dérogation)的家庭如潮洶湧,逐漸形成精英名校應接不暇,普通學校生員流失,社會和學校教育的平衡出現兩極分化。
為了讓孩子上好個學校,避開名聲較差的學校,家長們或找關係走後門、或設法開具特殊證明,有的甚至弄虛作假,或不惜血本乾脆舉家搬遷到心儀學校街區,可憐天下父母心,家家都期望把子女培養成精英。自此,以“縮小社會差距,讓人人都受教育,能發展”為信念的一派與“個人奮鬥光榮,反對侵犯自由選擇權利”的另一派唇槍舌劍,爭論不息,鬥爭再無休止。最近的一次大動作是2007年, 教育部長達各斯落實薩科齊競選總統時的允諾,上任伊始便進行改革,立即放寬“就近入學”限制,加大特許幅度,並打算過幾年便完成徹底取消“分區就學圖”的變革。 2012年社會黨奪得政權打破了這一如意算盤,新任教育部長貝榮遵循社會黨早在2010年春明確表達的立場,日前宣布將“控製過頭行為”,對具體政策進行收縮性調整。
為什麼需要改革
2007年,薩科齊許諾要讓學校自治,為了讓學生家長從此有擇校自由,將逐步取消“分區就學圖”,甚至打算將同國家有協約的私立學校“重新佈局”。 3年後,政府的這一“取消”計劃演變成了“放寬限制”方針。事實上,薩科齊總統的宏圖由於具體學校吸納能力的限制,最終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初高中的教育形勢。相反,如參議院去年6月公佈的一份報告稱,它“使原本已處弱勢的學校更加被邊緣化”,因而這是一項不成功的改革。這也正是審計院2009年底得出的結論。利穆贊大學教授阿耶德則強調指出:許多調查結果“一致顯示,受影響最大的是地方上一些已被大眾'棄置'的初級中學,它們日益被孤立,在學生們家庭心目中徹底失去了信譽”。對這次改革,貝榮部長明確表態:“我再次聲明,必須要保證社會各階層混合,學校也一樣”,最終目標將是堅決執行就近入學原則。
法新社報導,主管中小企業的部長級代表佩勒蘭女士解釋說:“那些只申請一次歇業的企業主就有了重振企業的第二次機會。”
以往,法蘭西銀行040指數對中小企業主做出統計,給他們做出評級,從未有過財務問題的企業主打分000,為最高等級;最近五年內有過三次歇業申請或禁止經營的企業主,打分060,為最低等級;中間是最近三年內有過一次歇業申請的企業主,打分040。
這些指數涉及15萬企業主。對於評分不佳的企業主來說,這個評分猶如恥辱紀錄,使他們很難在銀行申請到貸款。
據社會黨負責此項工作的議員芒東介紹,新的企業出讓增值稅徵收政策將有很多減免,最高可減免65%,目的是鼓勵企業主盡可能長時間保留他們手中的股份。
另外,創業者和開辦時間少於7年和10年的企業還可以享有另一個配套的讓利政策,最高可減免稅收85%。
亞裔遊客常常是主要受害者。最近一年半,中、日、韓遊客在參觀盧浮宮時被竊的事件時有發生。作案者主要是12至17歲的羅馬尼亞籍羅姆人。這些未成年人向來都是在成年人的指使下進行團伙犯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