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清大教授的部落格寫的"壯遊與神遊"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G0005/210855/web/#501

裡面有提到"要瞭解一個異文化很不容易,更常發生的反而是在接觸異文化的過程中強化了原有的文化偏見;要從異文化的衝擊得到智慧與自我突破,其實也不見得容易,否則一個人類學研究生多年的專業培養過程豈不是多此一舉。"

"雖說出國是要去體會迥異於過去的經驗,實際上到了異地並不見得就一定會有重大的發現。看見,從來都不是一件單純、容易的事。 每張千元大鈔上都有獨一無二的央行編號,如果問你:「它是由幾個英文字和幾個阿拉伯數字共同組成的?」你會傻在那裡。它的影像一再映入你的視網膜,但是大腦卻對它沒有任何印象,這叫做「視而不察」。人類通常都只從自己熟悉的角度看事物,也只看到他想看的。 "

"沒有單純的「看見」,「看見」永遠伴隨著自覺或不自覺的篩選和理解。如果我們老是用熟悉的方式在篩選和理解異地的所見所聞,異地的體驗可能只是在加強我們的偏見與自閉。"

其實自己陸陸續續發現 留法的學生裡  有一些變成非常討厭法國  我不禁的猜想 到底為何和留美  紐澳 加拿大的學生那麼不同呢??  當然並非每個人都歌功頌德 但也沒到怨恨的地步 頂多持平的說  我個人認為和幾點有關:

法國本身是非移民國家 所以本身保護主義較重 也就是說他們普遍覺得法國貨比較好 加上經濟問題(經濟衰退已經很久了 只是最近比較嚴重) 也就造成外國人難在工作上有公平的機會  當然這還牽涉到 法國人覺得和自己人工作比較自在  和外國人不了解 就造成他們不願意錄用 有點像是 法國人普遍不說英文 一部分的原因也是他們覺得自己不太會說 就乾脆不說的道理相似 

另一方面 以美國為例 其實在美國所謂的平等 也是黑人經由流血抗爭而換來的 現在的新新學子 在台灣受到良好的照顧和教育後出國 已經無法像父母輩的在惡劣的環境也能掙扎  看過幾本在美國成功人士的故事 他們也是忍受惡劣環境 與 種族歧視 但靠的是一股不服輸 就是要證明比你強的精神 而讓美國的白人佩服   所以到了法國 真的不能認為他人必須平等的待你  是經由不斷的努力和證明才能換得

法國施行社會主義 這和台灣解嚴後崇尚資本主義完全不同 很難想像 當你去買東西還要看服務人員臉色 打客服電話還要付錢外 還被掛電話等等  除了政府保障勞工外  他們本身有情緒就發洩出的態度也屢屢讓台灣人不甚習慣  我是覺得當有人將怒氣發出 有人就會中彈  中彈的人也有怒氣再牽連其他的人 所以法國空有那麼美好的風景 就有那麼愛抱怨的法國人 更何況 通常留學生到巴黎除了忍受巴黎人外 最主要的是大巴黎公家機關真是令人髮指  除了露夜排隊外 還要遭人挑剔文件及粗魯的態度 這件事其實讓我思考很久  照理說 留學生來到法國  一方面也是宣揚法國文化 一方面也可以促進經濟增長 我目前是覺得跟法國人無法同時處理很多事有關  怎麼說呢 我老公到province的sous-perfecture辦理關於二手車過戶  那裡有超多人 接待小姐的態度不好 而開放的時間還很少  受理人員態度更差 後來搬到小鎮後 我老公到附近的sous-perfecture幫我問居留 那裡人超少 我老公被禮遇到還以為有咖啡可以聊是非呢  我看過婆的家庭醫生 門口的秘書有一次不知再忙甚麼 結果超多通電話 他完全不理會  那次我還真是大驚奇  再印證到我老公 每次他專心看電視 我或女兒在旁邊和他說甚麼話 他完全沒聽到  只要老公再做一件事 跟他說事情 他根本完全應付不來還會生氣  那時我真的理解到 老法真的不能一心多用呀

有人認為法國人認為外國人來法是享受房屋補助 和 健保等  我想這也是情有可原 以前 當法國接受許多難民 甚至現在 的確是有些人為了補助而來 甚至連法國有些白人窮人也想辦法領取補助  加上法國的賦稅確很重  壓的讓一般的受薪階級喘不過氣 久而久之他們會形成這種想法 也不讓人意外

總之  看見 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認為要理解一個民族 要先要了解其歷史發展 和 閱讀其著名的思想家 就像 要了解台灣人 不都要先讀孔孟等儒家學說 加上知道中國與台灣史 才能深度 而不膚淺的批判嗎??

不過我個人再想若遭受到種族歧視 與其滔滔辯論 到不如只說一句幽默而發人深省的話  讓聽者自己想一想 不是更有意思 不過我還沒想到要怎麼說 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