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父母提到美耐皿被查出含有三聚氫胺等毒物

記得之前在台灣鬧的沸騰騰的塑化劑事件  我不懂 塑化劑有那麼嚴重嗎  若照專家講法 油脂 高酸 高鹽/鹼   陽光 都可能使塑化劑溶出  那我們每天炒菜用的油  醬油  等不都是有一堆塑化劑  因為都被包裝在保特瓶內  而且照理來說 那些應該在賣場放置相當久的時間   那我們吃下肚又多少  但以法國為例 我看他們微波也用保鮮膜 食用油也是有用保特瓶裝等等 也沒看到塑化劑引起恐慌

姑且不論塑化劑 我有時看那些橄欖油 幾乎是由國外進口再國內重新分裝 那被添加其他的東西也不足為奇 因為節省成本  至於每天國人食用的醬油 看一下成分 幾乎很多都添加一些食用化學成分  以台灣標準 我想上面的標式只是泛泛蓋括 應該很多添加物沒寫出來 我想若真的要徹查  應該會造成全民恐慌吧  外食的小吃及飲料店 吃起來喝起來就有添加物的味道 珍珠奶茶 鹽酥雞等 每個人都知道那不能多喝多吃呀 外食一般而言都是不健康 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嗎  為何現在再害怕  尤其是以大學為中心發展的夜市    食物吃起來都大同小異 吃完就覺得胃負擔不良 不知是因到法國瑞士溜一圈(這裡強調歐洲 因為美國也有他們吃的問題)而造成我味覺上比較敏感還是怎樣    現在的我在台北已經吃不到小時候令人感動的小吃了

我個人的感覺 ( 要強調個人) 我在歐洲時的身體感覺上比較好 上廁所通暢 皮膚頭髮適應天氣一陣子後反而比在台灣來的好 連帶人也比較有精神 我想除了空氣水質外 食物也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是不太留戀中餐的人 所以到歐洲也是以這裡的食材及方式調理 現在在法國當家庭主婦 我就覺得他們超市的肉品 聞起來吃起來就是比台灣的新鮮 我在國內一般不在傳統市場買活體肉 只到超市 因為一般肉放在台灣溫度下細菌值應該非常高 而我又不是一位勤奮到每天五六點一大早起床去買菜的人

不知是否受到我老公的影響 或多或少 我覺得法式調理方式 還滿健康的 而且法國政府在對食品管制是比較嚴格 所以在這裡吃東西比較受到保障  當然傳統的法國菜是高鹽高油脂(大部分是燉的 或terrine 鵝鴨肝  醬汁之類的)   甜點也非常甜 但也有相當多清爽的菜  食材稍微加點橄欖油 香料 少許鹽巴 下去烤或煎就行

台灣多東西都加糖 以我母親為例  她煮菜時都會加點糖 滷東西也加冰糖 甜不辣  肉丸  香腸  肉鬆 很多很多吃起來甜甜的  都是有加糖  即使調理不加糖 但很多成品都加糖  所以有台灣人說不吃甜  我實在不怎麼相信 在正餐小吃都已經吃了那麼多醣 台灣人就會反過來要求"阿 我的甜點不要那麼甜 才比較健康 比較不會得糖尿病" 不覺得有點啼笑皆非  但至少是可以少攝取一點  不過我還是喜歡甜的甜點 甜點不甜就不是甜點了  我超愛法式甜點 若他們能加些抹茶 紅綠豆口味那更好 但可惜的是法國人普遍不喜歡甜的紅綠豆

ps:  最近突然想到 也許造成世界對台灣食品的恐慌 是黑心產直接將起雲劑等塑化劑直接加入  一般若正常保存下  由保鮮膜 保特瓶等塑膠製品 應該是還在人體的承受範圍內   我之前還看到法國電視播的top chef 一位米其林星級的主廚 將一肉品直接用保鮮膜包起 放入高溫蒸熟  當時我就在想 不知是否法國保鮮膜成分不一樣還是如何 就沒見到人們的恐慌  倘若如此 為何台灣媒體及所謂專家 一直散布有關塑膠用品的恐怖後果 我真不懂呀???

下面文章轉貼自http://blog.roodo.com/wennie  這篇文章寫出法國的食之安全

防污染追源頭法國食品都有身分證

在法國,農民是一種專業,由政府農政機關依照法律審核認定其資格後發給農民證明才得以從事農業生產。
非農民不能購買農地。例如,我沒有農民身份,在自家花園或菜圃種出來的農作物就不可以到市場販售。 一些水果都只好做成果醬賣給鄰居和路過的觀光客。
一般法國人採購食物時偏好選擇本國農產品,再者是歐盟國家農產品。無論超市或傳統市場、肉舖、蔬果店,每一樣食品都必須詳細標明產地,讓消費者知道自己買的農產品來自哪裡。
據我的鄰居,一位退休農婦說,農政單位經常不定期檢查農田,連泥土都挖去化驗~~。

在台灣,任何人都可以專職或業餘當農民;即使不務農,任何人都可以買農地。良田變成農舍和地下工廠,平地大量休耕無視面臨的糧食危機,山區卻濫墾濫伐導致天災人禍連連。
我們不知道吃的肉鬆香腸是否來自中國的走私病死豬,不知道喝的鮮奶是否從奶粉 罐裡擠出來,不知道種稻米和蔬菜的土地是否遭受工業重金屬污染,也不知道水果是否昨天才噴農藥卻在今天就採收。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吞了二十年的三聚氰胺。
政府不負責,商人無良知,農民缺道德。但是社會就這樣運作,生活還是要過.....

資訊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唯有獲得大量外界的訊息與真相,比較之下才明白台灣人幾十年來被統治者怎樣對待。當我們明白統治者從來沒有把我們當人看,這種憤怒會讓我們站起來追求做為人的尊嚴!拒絕統治者把我們當作食phun的豬!

http://france.oushinet.com/178-505-150727.xhtml

為防止“病從口入”,近年來法國人對食品安全可以說越來越重視,法國對於食品安全的控制也一直處於世界前列。從田間、牧場到餐桌,所有食品的來源信息都可以追溯。這樣,人們在飽了口福的同時也就少了些擔憂,吃得更安心和放心了。

每種食品都有“身份證”。在法國,從農田、牧場到餐桌,都給食品建立了由專門機構設立的認證和檔案標誌制度。每個產品從產地、品種,到成分、日期和生態狀況都有詳細“身份證”記錄。接下來,產品的加工、運輸、儲存等受到嚴密的檢查和追踪,內容包括微生物特徵、儲存條件、病毒殘存和新鮮度等。

對從第三國進口的動植物食品要通過邊境檢查,並對冷藏庫、運輸設施和生產企業進行抽查。到了銷售渠道,除政府相關機構監查外,食品市場為做到萬無一失還會自查。不管是大超市,還是自由市場,所售蔬菜或各種食品都標明各種​​信息、價格,以及銷售商店和個人標誌,這樣不論哪個環節出現情況,很快即能找到問題所在。
多項法律防住污染可能。為了使發生食品安全危機時的追溯有法可依,法國政府建立和完善了一套法律、追踪、控制和監察的食品安全體系。上世紀90年代起,法國就陸續頒布了一些可操作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對食品的生產、銷售到監督都明確了責任和標準。如《農村法》規定了食品單位的生產環境、衛生檢查和產品質量標準等等;《消費法》對產品的成分、標籤和銷售渠道進行了嚴格的規定;《控制法》則全方位地建立了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系統。
不安全的絕對不吃。法國人對吃的方面比較“挑剔”,如不吃野生動物,不吃河裡釣來的魚蝦等。對於受質疑的食品,如轉基因產品是否對人體有害等,許多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至今仍強烈抵制,將其拒之門外。
據近期民調,自2008年以來,法國人對有機食品的信任度下降了20個百分點。原因在於大部分人認為,有機食品未必生態,有機食品的好與壞都缺乏透明信息,人們甚至提出“有機食品對人體健康真的沒有任何危害嗎?”有專家就回答說,與現代大農業相比,生態農業的有機堆肥更有利於細菌繁殖,且因為被免檢而隱藏更多危險,所以法國人並不一味迷信廣告宣傳和噱頭,而是更重視食品的新鮮和清潔。
近些年來,歐盟區域內食品安全問題不斷,這使得法國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格外謹慎,十分注重對食品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監管。有時這些監管近乎“苛刻”。
法國民眾卻對政府的“謹小慎微”頗感自豪。正如一位普通家庭主婦在一期訪談節目中所說,“食品安全和健康息息相關,關於任何隱患,我們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過度謹慎沒什麼不好”。

  畜肉上市要有“身份證”

在法國農場裡,能看到牛、羊、豬耳朵上形形色色的小牌子。實際上,為動物“打標籤”的做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牲畜在歐盟範圍內的一舉一動,都由網絡計算機系統追踪監測。屠宰場要保留動物的詳細資料,並標定被宰殺牲畜的來源。畜肉上市都要攜帶“身份證”,標明其來源和去向。

儘管這樣做比較麻煩,但能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還能在問題發生後幫助管理人員迅速認定涉及的相關食品,設法準確地禁售危險產品,通知消費者或負責監測食品的單位和個人,方便問題的追溯並加以糾正。

  食品標籤信息力求全面

在法國的超市裡,隨便拿起一樣食品,標籤上都會包含著豐富的信息。法國的食品標籤制度信譽頗佳,消費者可放心地根據標籤買到符合衛生和健康標準的食品。標籤上除了產地、成分、口味、製作工藝、生產日期、有效期、榮獲獎項、價格等基本內容,還會寫明諸如每100克攝入的能量、各類營養元素的比例等。

如此詳盡的標籤可不是企業寫寫就算了,這些都需要企業提供非常可靠的權威分析數據,並得到政府有關機構的嚴格審核和權威機構認證。因此一種食品要上市,僅“填”標籤就需要耗費企業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但這樣謹慎的做法無疑得到消費者的歡迎。

法國食品共有4種官方認可的質量標籤:紅色標籤、特殊工藝證書、生態農業產品標籤和產地冠名標籤,農業部和經濟部會分別委託有關行業協會負責貼標籤食品的管理和監督。

比如貼有“生態農業產品標籤”的食品,這說明它至少有95%以上的配料經過授權認證機構的檢驗,是精耕細作或精細飼養而成,沒用過殺蟲劑、化肥、轉基因物質或是一些對身體有害的添加劑。

  政府企業配合共保安全

俗話說,百密一疏,食品的安全亦如此。就算在生產過程中再小心,也免不了發生紕漏,這時就要依靠企業的自檢和監管部門的嚴格執法。

法國企業的自檢極為嚴格,很少流於形式,因為一旦發生問題需要召回,損失的不僅是金錢,還有企業的信譽。當然,在發現問題後企業必須及時上報檢驗部門,召回已流入市場的食品,向消費者通報有關情況。

在政府監管方面,法國農業部下屬的食品總局主要負責保證動植物及其產品的衛生安全、監督質量體繫管理等。競爭、消費和打擊舞弊總局負責檢查包括食品標籤、添加劑在內的各項指標。這些部門的檢驗非常嚴格,有時近乎苛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提高民眾對政府監管的信任。

根據法國有關規定,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後,銷售企業必須馬上召回相關產品,而政府部門則負責檢驗和調查工作。兩者必須彼此配合,將消費者可能面臨的威脅降到最低。

文章裡我是對作者提出的 法國人不吃河裡的魚蝦 不吃野生動物有質疑  因為我在法國鄉下就跟法國人一起吃他們打獵下來的鴿子 野豬 及野兔 很好吃 也吃他們從河裡釣的魚蝦 呀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另外一篇文章  http://blog.udn.com/doudou33/5487053  指出目前夯的分子料理問題

不過 這個餐廳是西班牙名廚 所以應該算是西班牙 非法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