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剛開始看到這篇報導 就非常生氣  直覺上是胡謅的

但我本身不是專家   無法指出這篇報導問題在哪 哪邊是魚目混珠  所以等待一些時日 才看到一些專家的整理

上下游整理了一個完整的報告給大家參考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42638/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42679/

所以說酪農根本沒有必要給動物施加甚麼藥  即使使用抗生素也會嚴格遵守獸醫的規範 因為用意是在使牛隻康復 脽想亂用  加上 如果一車奶被驗出有問題 整個被倒掉 還要追究責任 谁會那麼無聊  拿身家財產開玩笑

另外 一位獸醫生也寫了一篇文章 來說明這則報導多麼可笑 

http://animaldoctor.pixnet.net/blog/post/167975211-%E5%A6%82%E6%9E%9C%E7%89%9B%E5%A5%B6%E6%B2%92%E6%9C%89%E9%8C%AF%EF%BC%8C%E5%8F%88%E6%80%8E%E9%BA%BC%E8%83%BD%E8%AE%93%E9%85%AA%E8%BE%B2%E8%BC%B8%EF%BC%9F

代謝物 和 藥物殘留物完全是兩回事  為什麼牛奶會測到疑是抗憂鬱藥物的代謝物  還有 在台灣酪農到底是怎麼對待牛隻  寫的都很清楚  更重要是 陳良宇老師又推託是甚麼自己的學生作的實驗 那他幹嘛背書還連絡媒體 到底是何居心??

最可議的是 媒體的不負責任 與 這位陳良宇到底想幹嘛  ???

最後 商周竟然只公布給大眾這樣的聲明 真令人傻眼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42990/

不過 看很多人即使這樣還是覺得牛奶有毒 根本不適合人類飲用   然後想到之前有傳出美國那邊的研究認為 牛奶致癌 甚麼的

我就看了一些 反正 就是飲食均衡就好 加上 台灣和美國在食品標準不一樣  不要到最後限制東限制西 反而讓自己的選擇只縮在一小塊 除了營養不均外 還可能造成一些問題/毒素長期累積  我本身就不信 那些對身體好要多吃  因為飲食均衡  加上常變化最重要  對身體不好 我會及少吃 但不會說不碰 

美國很多食品是會大量輸出到其他國家  對於他們有成本效益的事  對於台灣未必如此 所以不需要以美國的標準來看台灣

還有 人類飲用奶製品本來就有很長的歷史  不管何種文化都有可能  怎麼說 牛奶不適合人類呢 那麼羊奶呢 那麼豆漿呢  最適合的只有母奶吧

牛奶到底對人類好不好  我查到幾篇文章 有興趣的就看看

Panci犯科學就針對 牛奶致癌 的論點 其中 IGF-1 和 酪蛋白 提出反證

http://pansci.tw/archives/52121 

IGF-1規範的全稱應該叫做「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的說法不準確。IGF-1是廣泛存在於包括人體中的一種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質。有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IGF-1似乎與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關係。但是,FDA和JECFA(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IGF-1與癌症的關係只是一種多因素的相關性,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說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

確實有對牛奶的分析報告認為,重組牛生長激素(rbGH)的使用增加了牛奶中IGF-1的含量。但rbGH導致的IGF-1增加幅度很小,甚至小於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動。也就是說,一頭奶牛使用rbGH之後,所產的奶中IGF-1的含量會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後的含量可能還是會低於許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說什麼「含量增加了數倍至數十倍」是完全不對的

其次,牛奶中IGF-1的含量是很低的,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過rbGH,從牛奶中獲得的IGF-1的量跟人體內本身含有的量相比都微不足道。另外,經過加熱、消化、吸收之後,食物中的IGF-1到達人體內也不再具有生物學活性。

http://pansci.tw/archives/52124

牛奶中的酪蛋白能促進癌症不是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截至2007年底,主流學術界沒有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牛奶能增加或者降低癌症風險。

作者吐槽:酪蛋白並非牛奶特有的,而是普遍存在於所有哺乳動物的乳汁中。如果酪蛋白可以促癌,那麼咱們作為剛出生時只能喝母乳的哺乳動物,是不是太無奈了點?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8838

康健主要說明 大量攝取動物性蛋白質有礙於鈣質吸收 所以未必多喝牛奶就可以補鈣  我個人認為 最重要是要讓鈣質盡量不要流失吧  所以要曬太陽 要運動 不要常接觸一些咖啡巧克力之類的 平常很多食物裡多多少少就會吃到鈣 及 維生素D  至於牛奶  適當飲用就好 即使有可能阻礙的疑慮 但他還是有很多東西很好  聽信一些說甚麼東西好而大量攝取 其實會阻礙一些意想不到養分的吸收呦

http://www.holstein.org.tw/News/NewsInfo.aspx?id=0ef96ec9-b491-47d7-8021-08c458e0f861 文章中指出台灣牛奶 與 美國 那些部分不一樣  文中寫得最好 我最認同的一句話

潘震澤說,誰都曉得環境因子(包括飲食) 可致癌,但沒有哪個科學家敢斬釘截鐵地說,某種癌症就是由某種環境因子造成;因為除卻遺傳基因的因素不論,人之一生接觸的環境因子多不勝數,彼此之間以及與基因之間的互動頻繁,任誰也難以肯定。而從流行病學研究可以看出,西化飲食確實是乳癌(還包括大腸癌、攝護腺癌) 的風險因子之一,就算乳製品包括在內,絕對也只佔一小部分。

潘震澤強調:「牛奶適量飲用,有利無害;但也不能因此把牛奶當水喝。事實上,所有食物都一樣:獨沽一味,或刻意不碰某種食材,都不是正確的飲食之道。

另外 我也查了一下 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的問題  有人認為植物物性蛋白比動物性蛋白好 但 問題是差在哪裡呢

找到一些資料  但網路上超多牛奶致癌 與 甚麼植物性蛋白才是最好的 甚麼一個著名的所謂醫生寫的救命飲食甚麼的 動物蛋白多恐怖 blablabla

  查了一些比較正經的 主流的  本身還是不這麼認為植物性能取代動物性蛋白    動物性蛋白還是有比較足夠的高價胺基酸  但吸收似乎跟哪一種食物有關 例如肉類的就不易吸收 但牛奶就好吸收

http://food.ttshb.gov.tw/ContentView.aspx?id=38

蛋白質的功能
蛋白質可以建造新的組織,尤其對生長發育期,如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及懷孕期都非常的重要。
                                    對已建立的組織,蛋白質具有修補之功能。血液中的蛋白質,如白蛋白、球蛋白等的構成亦需要蛋白質。 蛋白質並可維持身體中的酸鹼平衡及水的平衡、幫助營養素的運輸、或構成酵素、激素和抗體等,可調節生理機能。
* 每1公克蛋白質產生4大卡的熱量
* 蛋白質攝取不足
  蛋白攝取不足時,會造成生長發育遲緩、體重不足、容易疲倦、抵抗力減弱。懷孕期之婦女蛋白質攝取不足則容易貧血、流產、生出的嬰兒體重、身高不足。蛋白質攝取不足,嚴重的會造成水腫、脂肪肝、皮膚炎等。若再加上熱量攝取不夠,即形成所謂的蛋白質熱量缺乏症。
   
* 蛋白質攝取太多
  蛋白質攝取太多,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蛋白質代謝產生的一些含氮癈棄物乃由腎臟排泄,蛋白質攝取太多,則含氮廢棄物增加,因而增加腎臟的負荷。而蛋白質代謝後所產生的一些酸性物質會與鈣結合而排出,因而造成鈣的排泄增加。蛋白質食物如多攝食來自肉、蛋類亦會增加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可能增加羅患心血管性疾病之危因。
   
* 蛋白質的食物來源
  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可分為動物性與植物性,動物性的有蛋、奶、肉類、魚類、家禽類。植物性的有豆類、核果類及五穀根莖類。
                                    食物中蛋白質營養價值,除了量的多寡外,還要考慮蛋白質的品質,當食物中蛋白質的品質好,量足夠時,稱為高生物價蛋白質,一般而言,動物性食品多為高生物價蛋白質,植物性食品較低。選擇兩種以上的食物一併攝食可提高飲食中蛋白質的營養價較多的動物性脂肪,所以攝食時需注意其均衡性。

 

植物性蛋白質通常是缺了一兩樣必需氨基酸﹐而影響蛋白質品質﹐例如米穀蛋白缺離氨酸(lysine)﹐黃豆蛋白缺甲硫氨酸(methionine)。但如果米飯與黃豆共食(如吃飯配豆腐或煮黃豆飯)﹐彼此所缺的氨基酸就能互補﹐也就相當於攝取到高品質的蛋白質﹐黃豆蛋白則是植物性蛋白中品質最好的。黃豆製品(如豆腐﹑豆漿﹑豆干﹑素雞等)。

植物性蛋白質過量會增加肝腎的負擔﹐也會增加維生素B6的損耗﹐還會促進鈣與鋅等礦物質的流失。

還有這一篇  http://www.tafm.org.tw/Data/011/285/200804.htm

所以動物性蛋白是必要的 因為他是完全蛋白 而植物性蛋白是會缺少一些必要胺基酸及維生素  所以要注意均衡   但以現代人食用太多動物性蛋白 反而造成身體的負擔 該做的是   減少攝取量 均衡飲食 而不是甚麼植物蛋白就比較好的問題

 

怎麼覺得 現在要找到正確的資料好難  排在搜尋網頁前面大多是具有偏頗性的   如果本身沒有判斷力 或學過基本知識 真的很容易被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