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8日,李雙江之子李天一因涉嫌強姦罪被檢察機關批捕。名人之後竟然是強姦犯?這一消息引來輿論一片嘩然,少年李天一成了全國“坑爹”的代表,打人、涉嫌強姦、小霸王……似乎成為這個少年身上揮之不去的符號。

溺愛,國人的萬金油標籤

由於是名人之後,網民普遍聲討的都是李雙江老來得子、過度溺愛種下了禍根。有一個現象,只要是有錢有權人家的孩子出了問題,國人便無需過多思考,直接貼上萬用結論溺愛導致孩子犯罪。

李天一出生於1 996年4月,57歲的李雙江老來得子,而夢鴿在經歷了一次流產事件後再次懷孕,不難想像父母對這個孩子的珍愛程度。新華網在2007年對李雙江的訪談中,李雙江說:“我捨不得打他,有時真想打,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孩子總歸學不壞,因為我們給他的東西都是正面的。”

李天一確實多才多藝,從小到大讀的都是名校——中關村三小、人大附中、美國沙特克聖瑪麗學院冰球學校;拜的都是大師級人物——師從中央音樂學院著名鋼琴教授韓劍明先生;得獎無數——曾獲得全國少年鋼琴比賽金獎、連續三年榮獲愛我中華全國少年書法大賽銅、銀、金獎。在這一點上,父母給了李天一的愛好以極大的支持,尤其是資金方面。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李天一喜歡騎自行車,花了一萬多元來改裝。李天一14歲時,夢鴿將自己的寶馬轎車送給兒子,那款車價值40多萬元,李天一改裝一番,又花了30萬元。而李天一出國留學的費用更是讓人咋舌,光一年學費就要26萬元。

由此可以看出,李天一的成長過程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後​​天的犯罪結果真的是因為父母溺愛所導致的嗎?

溺愛,這個詞,誰都說不清楚真正的含義,但備受中國人重視。我們諮詢中心曾接受不少新媽媽來訪者,通過不斷地自我覺察,心靈成長,意識到要用愛和自由養育孩子,敬畏孩子的天性,給予陪伴和尊重。這樣心理越來越健康的媽媽,卻時常被老人、甚至路人貼上溺愛的標籤,連小區的清潔工阿姨都會過來語重心長地教導媽媽該怎麼樣帶孩子,不能這麼溺愛,否則孩子會不知好壞、墮落變壞。與此相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孩子出了問題,大家會第一時間關心,這個孩子在家庭裡是否遭受虐待,是否缺乏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否有資格繼續保有撫養權。

為什麼中外的集體意識差別如此之大?這是因為中國人普遍產假短,母嬰關係質量低,嬰兒最初對母愛的依戀處於匱乏甚至絕望狀態。而且,在威權主義家長制中,孩子沒有被尊為一個精神獨立的存在,而是被當作父母的私有財產,如一張沒有靈魂的白紙,任憑父母的想像來塑造和控制,孩子的尊嚴和自由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我們的集體心理髮育水平,對獲得愛和尊重已相當絕望,所以看到別人愛護和尊重自己的孩子,立刻激發內心的痛苦,忍不住衝上去讓所有人都掐滅心中愛的火焰。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李天一事件一出,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溺愛導致的後果。

李雙江夫妻的確是愛孩子的,他們給了李天一一切物質的東西,盡量滿足孩子的需要,讓兒子在花錢上“結賬爽快,從不挑剔”。

可能有的父母不贊同這樣的觀點,覺得應該“窮養兒子”,不應該讓他過早地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如果一個孩子的童年得不到應有的物質滿足,長大以後就會有挫敗感,從而產生過度補償心理,比如購物上癮。所以,在父母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應該盡量滿足孩子的一些物質需要。從這個角度來說,李雙江夫妻出於愛孩子,在經濟承受範圍內,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物質條件,這個並沒有任何問題。

母親的“掌控幻覺”

李家在經濟上對兒子極其寬鬆,然而在家庭教育上卻十分嚴格。李雙江夫婦雖然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最貴的跑車,卻很少考慮兒子的感受。

在一次採訪中,李雙江說夢鴿對兒子很兇惡。作為安全感最初的來源——母嬰之間依戀關係,李天一很可能非常匱乏。母嬰依戀關係如何直接決定人一生的性格基調:是否有愛的能力,是否有同理心,能否對這個世界保持基本的善意和信任。若沒有足夠的愛做基礎,1 3歲又被送出國讀書導致親子關係中斷,李天一的心理基礎健康水平堪憂。親子依戀未得到滿足,孩子內心會積壓非常大的憤怒,而這個憤怒卻不能指向父母,一是因為傳統觀念認為恨父母是不可接受的逆行,二是孩子自己也可能完全意識不到憤怒其實來自未能滿足的親子關係。這個積壓的憤怒不能處理,就會轉而指向外部世界,對外部世界充滿敵意和憤怒,遇到挫折時,很可能在墮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小區門口打人事件最初的起因是,對方車輛未打轉向燈就轉彎,讓李天一“始料未及”,差點相撞,下車後從口角變成暴力傷人。很多人都有“路怒症”,就是平日還算溫和的人,一旦開車脾氣就大了,很容易罵別人不會開車,甚至有打人的衝動。這也是個很典型的心理問題,就是對“失控”的憤怒。人在駕車的時候,會很容易獲得一種“掌控感”,即我完全掌控這輛車,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指哪兒打哪兒的感覺。而別人的車輛不按照自己想像中的方式行駛,打破我“掌控一切​​”的幻覺。

為什麼打破這種幻覺會讓某些人非常憤怒,甚至大打出手?答案還在母嬰關係這裡。嬰兒最初也處在“全能自戀”感覺中,我就是宇宙的中心,我想要什麼都有,餓了媽媽就餵,哭了媽媽就抱​​。如果媽媽的情感呼應能力很差,甚至相信“哭聲免疫法”(嬰兒哭的時候不抱或者過一會再抱,不哭的時候再抱,以養成嬰兒不哭不鬧的好習慣)這類“坑爹“的行為主義育兒法,會給嬰兒心理造成難以彌合的創傷,使得孩子一生都在狂熱追求絕對的掌控感,別人稍微不如我意就憤怒爆發。

據說李天一在小區裡很是囂張,進出小區對保安很霸道,佔道停車,經常口出狂言:“你知不知道我爸爸是誰?”加上這次小區門口打人行為,可以看出,李天一在狂熱追求這種感覺:我爸爸是李雙江,我可以為所欲為,無所顧忌,我掌控一切。李天一的心理髮育水平尚卡在“全能自戀期”,如此推測,夢鴿作為母親,和孩子的情感呼應能力真的很差。

母親和兒子之間愛的基礎很差,還努力把兒子培養成一個“奇蹟”,培養成自己想像中的樣子——她曾為兒子設下“得諾貝爾獎,當大人物”的目標。這種掌控,其實並非孩子本身的需要,而是母親的掌控幻覺。孩子感受不到媽媽的愛,卻感受到媽媽的巨大期待,這真是孩子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也是李天一後來越走越遠的根本原因。真愛,永遠是尊重對方本來的樣子,否則,愛就變成一種控制權的鬥爭。

若我們能夠承認和尊重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存在,我沒有權力控制他,要求他成為我想要的樣子,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給予對方的才可能是真愛。否則,愛只是一種交易,一場控制權的鬥爭。我越愛你,你便越要背叛自己的天性,背叛自己的心,成為我幻想中的樣子;我給予的越多,你的心靈就越沉重,越匱乏。無論我為你安排的道路有多高明,多美輪美奐.一個沒有“心”的人,感受不到活下去的意義。當父母付出一切,操控孩子的全部人生,孩子自己的精神生命便死去了。精神已亡的孩子,出於內心巨大的痛苦驅動,可能會自殘自殺,也可能暴虐傷害別人。自殺的會得到憐憫和反思,而傷害別人的,國人就會眾口一詞,都怪父母太溺愛他,對他太寬容了。

所以,李天一事件並非是家庭溺愛導致,而是源於親子依戀關係的匱乏和母親的“掌控幻覺”。當父母給孩子規劃的道路越完美,孩子感受到的越虛假,越匱乏情感,內心也會感到孤獨和絕望。於是乾脆反叛向另一端,以犯罪這種極端的形式表達對“掌控”的反抗。

真愛,是無條件的。任何控制無論看上去多正確、多完美,終會被反彈,控制越嚴密,未來的反彈越可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