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了幾篇和孩子一起睡  想必讀者很清楚我的立場是支持一起睡的  但不是睡到很大 

我家老大是在五歲時才真正獨立自己睡 還是自主的 不是我要求強迫甚至訓練的

我想太晚或太早分床睡都不好  但這還是要取決於  孩子本身的自主性  有的父母喜歡和孩子一起睡故意忽視這個訊號  有的是採用西方觀念一開始就獨自睡

當然每個家庭情況不同  我的老公目前不喜歡  畢竟西方人還無法接受    但我目前努力協調  

我家老二一開始在大人床邊準備一張嬰兒床  似乎到了6個月後 他再也不滿足待在嬰兒床  總是要跟我睡  目前被老公歸咎於我造成

不過 我總覺得西方人有很多文明病可能跟小時候對待方式有關  台灣目前也漸漸採用 連病徵都很像  我目前不公正客觀的想法 還是傳統東方觀念好  而且 不只只有東方 連非洲都是採用親密育兒的

當然也有可能會壓到小孩 彈藥看母親的體重與睡姿  通常我和小孩一起睡 是通常保持警覺性的  不過 還是有時會出槌

以下資料節錄自「親密育兒百科」、「ㄋㄟㄋㄟ共和國」及相關醫學報導:

@有效降低嬰兒猝死風險的育兒方式
有嬰兒猝死症風險的嬰兒當中,自然育兒法(『無限制』的哺乳以及親子共眠)有助於降低嬰兒猝死風險。此理論背後的邏輯,以及相關支持這個理論的佐證與理念如下: 

親子共眠可能降低嬰兒猝死症
※哺乳的和諧感:寶寶在子宮內,已經習慣了媽媽的呼吸節奏,出生之後,媽媽也應該繼續扮演心率調整器,提醒寶寶呼吸。
※彼此警覺性高:哺乳且共眠的母子,會有較多的淺睡,較少熟睡。而在淺睡中,母子對彼此的警覺性較高。熟睡中,血氧量以及刺激呼吸的敏感度都會下降。
※仰睡:和媽媽一起睡的嬰兒,通常會採取仰睡或側睡,特別是剛吸完奶就入睡的嬰兒。
※促進發展:哺乳頻繁且和媽媽接觸很多的嬰兒,整體發展也較好。同時也促進了心肺功能與神經系統的發展。
※夜間吸吮:和媽媽共眠的嬰兒吸吮得比較多,而寶寶在吸吮時是處於淺睡狀態。另外吸吮也可以提升早產兒體內的血氧含量。
※觸摸:皮膚充滿神經細胞,而觸摸本身就可以刺激呼吸。寶寶哺乳以及靠近媽媽呼吸活動的身軀,都可以增加觸覺刺激。
※賀爾蒙增加:夜間哺乳,特別可以刺激泌乳激素的分泌,而泌乳激素有助於媽媽放鬆,也比較容易對寶寶的訊號做出適時的反應。
※免疫系統保護:和媽媽一起睡的嬰兒哺乳較頻繁,而母奶提供『3-6個月大』的寶寶額外的保護,這也正是寶寶免疫力最差、嬰兒猝死症風險最高的階段。 

@寶寶天生生理機制,就不適合一覺到天亮
嬰兒猝死和寶寶無法自行從睡眠中甦醒有關,那麼寶寶天生生理機制本來就不適合一覺到天亮,除非他們的發育已經成熟到在深度睡眠中,也不會出現『呼吸障礙』。 

◎新生兒一覺到天亮,其實很危險
新生兒的呼吸系統尚未成熟,不能有深沉的睡眠,這樣會忘了呼吸,而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危險。 頻繁的夜奶,其實也是為了保命。寶寶跟媽媽睡在一起,媽媽呼出的二氧化碳,會刺激寶寶的呼吸動作!媽媽在哺乳的同時,因為荷爾蒙分泌的關係,其實也在休息。不用擔心中斷的睡眠,會讓媽媽累壞。這是人類演化這麼久而來的機轉,很微妙。

據研究,全世界有44%至75%的媽媽是與小孩一起睡的。母嬰同眠最常見的形式是,寶寶挨著媽媽身邊睡在同一平面上。這樣對寶寶同時有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的刺激,與媽媽的互動

在美國有兩間醫學院的睡眠研究中心,針對寶寶與照顧者的睡眠,已經做了20年的研究。 

◎歸納母嬰同眠,對媽媽來說,短期的益處包括:
●睡得較多、對睡眠的品質較滿意。
●對寶寶的生理反應較敏感。
●較有能力解讀寶寶釋放的任何訊息。
●奶量較充足。
●泌乳激素濃度較高,延長產子間隔。
●能很快呼應寶寶的需求。
●對上班族媽媽來說,有較長的親子相處時間。 

◎對寶寶的益處包括:
●增加母奶量。
●增加寶寶睡眠的時間。
●較少哭泣。
●對媽媽溝通的敏感度增加。
●淺眠時間較多,但就年紀來說,是適當的。
●心臟跳動次數增加。
●減少睡眠第3、第4期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
●清醒時,表現較佳。 

這些寶寶的年紀是11至15週大,寶寶挨在媽媽身邊睡,晚上平均約1.5小時要喝一次奶。母嬰同眠,彼此在生理與行為上,是互相影響的。雖然醒來的次數較多,對寶寶來說,可能就是這樣降低了呼吸中止發生的機率,對媽媽來說,雖然睡眠一直中斷,可是統計起來,媽媽感覺「睡得好」與「睡得飽」的比例卻遠遠多於母嬰分眠的媽媽。 

母嬰同眠時,媽媽與寶寶睡眠是同步的,也就是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媽媽也醒了。

@親子共眠有助於發展母性直覺
對寶寶的哭聲能立即反應,又能哺乳且和寶寶一起睡的媽媽,似乎比較瞭解孩子,直覺式的育兒技巧也發展的比較好。研究顯示,良好的育兒技巧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症的機率。這也許是『親密夜間育兒法』之所以能降低嬰兒猝死症風險的原因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