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_201306111858015  

喔  最近我看到臉書上被關注的事 就是王品集團的戴勝益在中興大學的演講

我找到一個比較客觀的文章  http://blog.chrisflicker.com/post/52567498988

因為很多都是過度解釋  例如著重在他說跟父母要錢這件事   認為戴先生因為是富二代當然能在賺錢不多下能跟父母要錢  等等

但我要強調的是  戴先生因背景與從事行業關係 所以我能體諒他這麼思考  他所說的也是以一己經驗來談  成年人最好有自己的判斷 

要微詞的話 我是不太建議找所謂的成功人士到學校演講  除非是商學院  應該找的是某些學術上有專精 有名譽的人 

不過 台灣社會已經如此 很喜歡聽一些似是而非 邏輯混亂不清  奸詐巧佞的話

與我推薦的文章不同  我自己也是從事餐飲創業  我特能感受到他強調人脈的重要

我現在認為 人脈的經營是要達到互相利用的程度 

意思是  不能以為只想到利用對方  因為你要攀附的權貴  其實有一定的背景與經驗 幾乎可以看穿你的意圖 

所以你要展現出如何讓它也能利用你 你必須說服或發揮你的優勢讓他們看見

還有最重要 握有資源的老一輩最喜歡就是聽好話 聽巧話  如何能把話說得婉轉不打死  能適當表達自己的意見卻又能提升對方的地位  等等的話術  當然本人一直學不會這招

在台灣現今功利社會來說 真的只要不表現太差 肚子有一定的東西  加上會說話的人 就真的左右逢源 能贏過不會說話 埋頭苦幹 真材實料的人

講到他 我就想到以前一個員工   有一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寫戴勝益對於照顧員工的文章  默默地遞給我 心理我真的失笑  當然我知道他的意圖  不過  我和他根本不同 我沒開連鎖店   也沒有富爸爸  我也只能給一些勞工法基本的東西  像我多要我也拿不出來  再者  我這過老闆其實每月的錢都不比員工拿死薪水多 又親身力為   哀

下面台灣立報寫出一些經由此演講觀察到其他觀點的部分  放在世界脈絡裡 點出太重視人脈忽略知識的培養  還不錯

不過 台灣現實就是如此 真正專業 很大的程度不受重視  很多民眾在一些專業上出問題時所展現出民粹式的指責  但 法國這裡又太重視專業  阿 我要求還真多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0331

知名餐飲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在中興大學畢業典禮上的一席話,連日引發熱烈討論,但是,外界評論的焦點都集中在當事人的發言細節,例如月薪未達5萬的差額要如何補足、社會新鮮人要如何加強自身的競爭力、社會新鮮人的首要目標是不是理財等。至於,言談的主要核心,也就是「受雇者、勞工要強化自身競爭力」的概念,幾乎在不受批判的狀況下成為共識。

CW!m:g r$UhTG0

-o?0X,戴勝益發言當中的類似論點不時都會出現在媒體上,並不算是特別突出。但是此次之所以受到矚目,最主要是他提到「理財專家都錯了」的一席話,徹底地將金融業與民生消費業之間的矛盾暴露出來。這部分堪稱是這一波「戴式談話」最有啟發意義的發言,讓所有人都看到資本主義並不是鐵板一塊,特別是,金融、銀行業的利益,跟食品業的利益之間,是存在矛盾的,而金融業者不斷強調理財的重要性,所產生的消費緊縮,反而會傷害餐飲、服務業的生存。

*{'Wo#OT

eO^)Pc6至於戴式談話中,用生動的表演風格所想要傳達的,從人脈培養的觀點談「職場新鮮人求生術」。才是最值得批判的部分。台灣立報?(x%G#a!t

台灣立報~'w3`(d:T首先,戴勝益所談到人脈培養的重要性,只是台式服務業、本地行銷領域對於個人職場競爭力的想像,這個觀點是片面、而且帶有很強的本地侷限性,不適用於所有的產業領域。以美國目前相當流行的知識創新領域,例如程式設計、金融服務、巨量資料(big data)分析等領域,它們對於專業能力的重視,就遠勝於人脈的培養。台灣立報 q vOE
Jj:R%w*XbQ

台灣立報1m6bTfF9d+N
本地往往只看到社交網路、社交媒體在美國大興,就誤以為世間的服務業都是以人際關係、生張熟魏的萍水接觸為「王道」,並沒有注意到,服務業並不只有銷售、行銷這種需要密切人際往來的產業。知識服務業等領域對於專業性的重視更甚於人際關係。因此,本地業者普遍對於「社交意願」有高度的焦慮,「社交意願低」往往被貼上「宅」的標籤,而不是另一種專業的可能性。這一方面反應了目前台灣的產業趨勢從過於重視製造業的極端,快速的向消費性服務業擺盪過程中,對於資本家所造成的壓力與焦慮,也反映了本地服務業在發展上的侷限性。台灣立報!J5K*c$me`B.c"GE

 

5`&B,Q)I;l)q7fo至於「培養職場競爭力」的觀念,則是中小企業資本家對於白手起家的虛構想像,它的背景在於企業完全不負擔受雇者在專業能力上的培養,而只是要求社會新鮮人要「自我求生」、「好自為之」。這是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把原本應該擔負的教育、培訓責任轉嫁到受雇者個人身上。而且,更嚴重的是,目前各行業的勞動條件極度惡化,大部分人的工作時間不斷延長,勞動強度也很高,以至於所謂的下班時間大概只勉強能讓體力、精神稍作休息。一般的受雇者就算有意願,又哪裡有辦法在「休閒時間」去培養專業能力、人脈?

Bs ^,Z*t(G0 台灣立報?`jO3d[&?\+L
只要稍稍比較戴勝益同輩資本家描述自身創業故事的內容,就可以看到上一個世代的工餘時間要比這個世代長,工作的壓力也較容易舒緩,而讓「自我成長」成為可能。但是已經站穩根基的資本家卻完全沒有考慮到世代差異,只是刻板的將「不夠努力」的帽子套在年輕世代身上。主流的論述都說創業有成的人士,是在積極、隨時準備好的狀態下,經過努力而成功的,卻完全不提被掩蓋掉的現實:台灣的受雇者已經被工作壓到喘不過氣。

&W;Va7yu0

mUR9K{0一場在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意外致詞,可以讓我們看到華麗言詞背後所刻意不提,而掩蓋掉的真相。
#i3bHP)jC.F0

L
q&j4n-N md%A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