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9b90e16780de68e6b01  

還記得有一陣子 似乎是因為台美斷交後 造成很多人把小孩丟到國外去 尤其是美國 當小留學生  之後 英國教育開始風行 有人便又開始把小孩丟到英國的寄宿學校 想讓小孩成為一個小小的英國紳士  笑

這些家長的心理 不外乎  小孩從國小後丟到國外 一方面中文有底子 一方面小孩年齡不大 適應力較好  再者 國外的教育比較好 然後 英文是必備的語言能力若能說到母語班程度更好  最後 不免抱著 小孩之後可以留在當地工作 甚至能拿雙重國籍 或成為美國人 阿 多有面子 不是嘛 那一輩的台灣家長大多數做的夢

但夢畢竟是夢  真的有那麼好嗎 小孩的適應力真有那麼好嗎 再者  在美國若媽媽一個家長過去陪 還算有個親人看管 但若是被丟到國外的寄宿學校  一個黃面孔  怎麼 每個家長似乎就忘記了有種族歧視或者文化習慣不同等問題

就好似 小孩在國外受到歧視 沒關係 長韌性 反而不願孩子繼續在台灣熟悉的環境下茁壯  奇怪的是 家長自己遇到歧視或者文化適應問題 都無法應付 反而夢想著孩子一定會更適應  說真的 這個邏輯我到現在還不理解

就好比 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在課業上更有成就  或做得比自己好 但  他們忽略了小孩是雙方基因下的產物 除了遺傳外 還有 自己都做不好 為何期待小孩能做得好

我想若真的懷有外國夢 那麼請自己先到異國生活 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能適應這個國家 然後能留下來再結婚生子 小孩直接在國外長大就好  或者 認識外國人相戀 我建議還是先到對方的國家適應看看 在討論下一步 

看到下列的例子 真的讓父母稍微警惕些 

 

 

小學畢業就入讀英國薩里郡一所私立寄宿學校的中國留學生詩詩表示:“入學的頭兩年,是我來英最苦難的兩年,學習跟不上、肚子餓或者人不舒服的時候都不知道找誰去說。”

大約每兩周到一個月的時間,詩詩都會和她的導師碰一次面。但當記者詢問是否感覺到導師的很大幫助時,詩詩苦笑說“很難有大的幫助”。

詩詩剛入讀寄宿學校時,由於自己的英語基礎並不好難以適應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在第一學期結束前一個月,學校向詩詩的父親發了一封正式的函件,告訴他,詩詩的表現無法達到學業和生活上的要求,建議讓她暫時保留學籍,先入讀語言學校。

由於學校、家長以及學生本人三方缺乏溝通,詩詩本人和家長在與學校的聯繫方面也幾乎處於“被動”狀態。

詩詩的父親在收到這封郵件前,從未聽說過自己女兒“不適應”學校生活的情況,突然收到郵件令他大為惱火,也就直接採取了抨擊學校的態度。

詩詩的父親在回信中稱:“如果你們作為學校無法管好我11歲的女兒,到學期結束她還無法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我就帶她回來,不讀語言,放棄學位。”

據詩詩回憶,當時這封信件在學校老師中間很轟動。由於她父親態度強硬,學校收到回信後也再沒有和她父母提及暫停學業的事宜。

在家長和學校的衝突發生之後,詩詩被繼續留在了該校就讀,但她無法適應該校生活和學習的困境,並沒有因為該事件而得到來自學校和家長的更多關心與幫助。

高年級入學、後當選其所在寄宿學校級長的范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就算你真的有問題想要尋求導師的幫助,他也不懂,幫不了你。”

記者問他如何當選上級長時,他說:“其實我也不是特別清楚自己是什麼原因當上的,級長是學校定,我當時就去參選了。可能是我們那屆沒有華人參加,而我是那其中唯一的華人。”

他坦言,即使自己當選了級長,但對於級長到底有何權力和義務並沒有充分的了解,也並沒有去充分利用相關的資源。

曾就讀於英格蘭格洛斯特郡一所私立寄宿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小趙在接受采訪時坦言,自己16歲從中國來到這所私立寄宿學校時,明顯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外來者”。

“在我就讀的寄宿學校裡的孩子大都來自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有的孩子家裡,甚至是一到放假,就直接用直升機到學校來接。他們中很多人從4歲開始就一起在這所寄宿學校裡學習和生活,他們自己有自己的'圈子'。”她說。

作為一個“外來者”,小趙感覺到自己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孤立無援,很難融入同學中間。

“這種格格不入,還不僅僅是語言上的差異,我感覺到自己在中國的同學和這裡的同學完全'不一樣',以前中國的同學看重的是學習,誰成績好誰就受歡迎,但在這裡的同學,他們更看重如何生活,在體育、藝術或其他方面表現突出的人,才會受到矚目。我發現自己的價值觀和周圍這個封閉的環境完全不同,不知道是自己有偏差還是周圍的一切有偏差。”她說。

由於寄宿學校的孩子從早到晚的24小時必須在同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學習生活,一旦不被“圈子”所接納,就會時時處處都感覺到壓抑和孤獨,因此,雖然小趙將自己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滿,除了必修的課業之外,還參加了大量的課外活動,但繁忙的生活還是無法消除她內心的孤獨感與邊緣感。

“一方面,我通過自己的投入和在課外活動中的突出表現,慢慢成為了學校集體活動的'中心人物';但另一方面,我和本地的同學們之間的隔膜還是一直存在的。也許我在一些活動上和他們有著共同的興趣,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同,但在情感和私下的交際上,我依然難被他們當成'自己人'。”小趙說。

英國大多數的寄宿學校都在A-level的課程設置上提供了10-25個課程的選擇,範圍包括數學、高數、物理、計算機學、會計學、商業學、經濟學、藝術、藝術設計、法律、攝影學、政治學等等,讓高年級學生早一步培養自己的專業興趣。

而幾乎所有的寄宿學校都提供了一流的體育設施,如板球、足球、網球、棒球、游泳、籃球、馬術等,多數都配有齊全的藝術設施,如音樂樓、戲劇院,培養學生在聲樂、器樂以及戲劇等方面的業餘愛好。

但記者在採訪中接觸到的中國留學生在A-level的課程上,大多選擇的依然是中國人比較喜歡的數學、高數和經濟學。

范贇也向記者表示,儘管自己會在周一、週四、週五的下午參加網球、馬術等本地英國學生熱衷的體育活動,但是他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仍然是在華人學生里流行的“三國殺”。

范贇回憶說,在剛入學的時候,他所在宿舍的級長給自己在食堂辦過生日會,讓他十分感動。他當時的人緣很好,有一個德國的好友,但如果是共同出行遊玩的話,他還是會找華人的朋友同遊。

於萌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說,她的學校要求他們在周二、週四、週六的下午必須要參加體育活動。而且因為她的學校在藝術方面有優勢,她自己當時也學習了聲樂,並參加了學校的戲劇表演,這讓她因此接觸了不少本地的同學。

但這仍然避免不了華人“扎堆”的現象。

於萌對指出:“我們學校大概有20幾個華人,大部分都是香港人,大概佔學校學生總人數的10%。大多數英國人從幼兒園開始就在一塊玩兒了,家長之間也都是熟識,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圈子。我會覺得我們學校的英國同學比較幼稚,討論的話題無非是些八卦、泡吧,我們朋友圈的話題她們加入不進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